聖西門和聖猶大

禮儀指南:10月28日 聖西門和聖猶大日

10月28日,教會紀念兩位傑出的聖使徒——聖西門和聖猶大。教會之所以一起紀念他們,是因為基督教古老傳統和著作表明,這兩位使徒在傳福音上進行了協作,並且一起在遙遠的波斯共同殉道。他們合作的精神,共同福傳之使命,繼續指引教會,提醒我們共同努力可以完成偉大的事業。 奮鋭黨人聖西門 奮鋭黨人聖西門是耶穌的忠實信徒(馬太福音10:4,馬可福音3:18,路加福音6:15,使徒行傳1:13)。他和西門·彼得不同,為了區別,因此用他政治身份——奮鋭黨——來區分開來。奮鋭黨,就是狂熱者的意思。這個狂熱者,很可能是猶太人民族主義為主導的,反抗羅馬人統治的民間起義者。而西門皈依基督之後,他用狂熱者的精神來侍奉基督。 聖西門是新約之中細節記載比較少的使徒之一,因此,他的聖像則是根據教會聖傳而確立。傳統上,他的聖像之中會手持一把鋸子,因為根據傳統他是被鋸成兩半而殉道的。 聖猶大 聖猶大,也稱呼為「達太」,是耶穌另外一位忠實的門徒(馬太福音10:3,馬可福音3:18,路加福音6:16,使徒行傳1:13)。約翰福音14:4之中記載他向耶穌提出問題:「主啊,為什麼要向我們顯現,不向世人顯現呢?」他因為這個問題而被眾人所銘記。也反應了他沉思的本性。 大公教會相信聖使徒猶大,他兩次被稱呼為「雅各的兄弟猶大」(路加福音6:16,使徒行傳1:13),與耶路撒冷的聖雅各相同,也都是耶穌的親戚。並且他寫了猶大書。 阿布加爾國王(King Abgar)的傳奇 根據聖傳,埃德薩(今土耳其東南部城市)國王阿布加爾五世患有麻風病。聽説耶穌神奇的醫病的能力之後,阿布加爾寫信給耶穌,請求他到埃德薩醫治他。耶穌回覆了阿布加爾國王的信,表達了對他信仰的讚賞,但解釋説他無法來到埃德薩,因為他在耶路撒冷的使命尚未完成。然而,他答應在升天後派遣一名門徒前往埃德薩醫治國王並給他帶來福音的真理。然後耶穌拿一塊布按在自己的臉上。他的形象奇蹟般地印在布上。後來,聖猶大將耶穌的聖像與福音一起帶到了埃德薩。收到聖像後,阿布加爾國王痊癒了。因此,阿布加爾國王和他的許多臣民皈依了基督教。 一些古代的資料,例如教會歷史學家凱撒利亞的優西比烏,提及了該國王和耶穌之間的書信往來,但是,沒有提及聖像。 該圖像被稱呼為「天成救主像」,是教會歷史上最受尊敬的聖像之一。根據傳説,它在10世紀左右被帶到了君士坦丁堡,根據一些傳統,後來可能被混淆認為是都靈裹屍布。這也是為什麼聖猶大的聖像的手中常拿着耶穌的聖像。 使徒行傳的記載 聖西門和聖猶大都是耶穌傳教生涯和初期教會團體之中最重要的見證人,他們經歷耶穌和教會重要時刻。他們跟隨耶穌傳教和侍奉,一直到耶穌釘十字架,見證耶穌的復活,並且在復活後40天之內接受耶穌的教導,並且目睹基督的升天。並且在基督復活第50天,他們和耶穌的其他門徒一起在樓上一起領受了所應許的聖靈。 聖西門和聖猶大一起慶祝他們的節日也反應他們共同宣教的傳統。教會傳統上認為,他們一起冒險前往波斯傳教,在那裏勇敢的宣講福音。他們堅定不移的選角,最終導致了他們的殉道。 聖西門和聖猶大行傳 《聖西門和聖猶大行傳》是一部偽經文本,講述了使徒奮鋭黨西門和猶大前往波斯帝國的宣教之旅。像其他使徒的偽經的著作一樣,這部偽經的目的是敍述使徒後來的生活和使命,因為他們在正經的文本上的記載十分有限。 在這個故事之中,他們達到了巴比倫古城,並且開始傳福音。然而他們遇到了很大的阻礙,其中最大的是兩位強大的術士/巫師羅伊斯和阿爾法薩特(Zaroes and Arphaxat),他們用巫術進行對抗使徒。 而使徒們則是展現了一系列的神蹟奇事,與巫術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些事蹟以耶穌的名實行,因此,在當地人的眼中證實了耶穌的能力和使徒的信息。即便在波斯境內很有影響力的人也被基督教的信仰所吸引,因此引發了皈依的浪潮。經過一系列的努力,使徒們終於建立基督教的社團,但是,最終在強大的反對者的攻擊下,兩位使徒都為主殉道。 根信,聖西門和聖猶大的聖髑被安置於羅馬的聖彼得大殿內。 慶祝聖西門和聖猶大瞻禮的方式 誦唸本日的日課。 在地圖上找到曾經波斯的地區,然後看看以色列在哪裏,根據古代的出行條件計算步行或者乘船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製作Soul Cakes。因為聖西門和聖猶大日距離諸聖日非常的近,因此,基督徒在傳統在這一天開始準備Soul Cakes等食物。 Soul Cakes 3/4 杯室温的黃油 1 杯 白砂糖 3箇中等大小的蛋黃 3⁄4 杯麪粉 ½ 茶匙肉桂 ½ 茶匙姜 ½ 茶匙丁香 ½ 茶匙肉豆蔻 ½ 杯葡萄乾 6–7 湯匙牛奶 2湯匙糖粉用於撒粉(可選) 將烤箱預熱至大概170攝氏度左右,在一個大碗中將黃油和糖混合在一起。加入蛋黃並再次混合。將麪粉和香料篩入黃油/糖混合物中。逐漸加入牛奶,用抹刀攪拌直至麪糰混合在一起。將麪糰轉移到撒有面粉的桌面上上。用手揉麪團直至充分混合。加入一半葡萄乾,將其揉入麪糰中。揉麪團時加入剩餘的葡萄乾。用擀麪杖將麪糰擀成約1/4英寸(大概6.35毫米)厚。用圓形餅乾切刀將蛋糕切成圓形。將蛋糕轉移到鋪有羊皮紙的烤盤上。蛋糕之間留出空間。在每個蛋糕上切一個十字。烘烤 15-20 分鐘直至呈金黃色。在蛋糕上撒上糖粉。

April 17, 2024

禮儀指南:11月1日 諸聖日

萬聖節即將到了。現在不論是世俗界,還是教會界都在炒作關於萬聖節的內容。例鄙人的兒子所上的樂高培訓結構已經發出邀請,要在10月31日晚上舉行萬聖節活動;華萊士快餐店推出了萬聖節套餐。 而教會界,特別是新教界又在強調,萬聖節是異教的習俗,我們不應該過這樣的節日,應該紀念宗教改革,因為馬丁·路德就是在10月31日在威登堡的教堂上公佈了大名鼎鼎的《九十五條論綱》。 那麼,萬聖節究竟是什麼呢?實際上,即便是基督徒,也很大的可能不清楚到底什麼是萬聖節/諸聖日。因此,在這裏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萬聖節與諸聖日 萬聖節的英文是:「Halloween」,這也是現在一般人所認為的萬聖節。實際上,「Halloween」是「All Hallows’ Eve」的縮寫,(‘Hallow-Even’ => ‘Hallow-E’en’ =>’ Halloween’)。Hallow的意思聖徒/聖者的意思。基督徒延續了猶太人的傳統,一天的開始從前一天的日落開始的,因此,教會禮儀之中節日的慶祝也是從前一天日落開始(現在的天主教對於一般的聖徒節日計算都是從當天早上開始,但是對於重大的節日以及主日,仍舊按着前一天晚上開始計算)。所以,Halloween-諸聖日前夕,開啓了諸聖日。而諸聖日則是對眾多殉道者的紀念,也是對聖徒與基督聯合的勝利的慶祝。 因此,11月1日的諸聖日是教會年曆之中非常重要的忌日。在這個節日之中紀念所有被教會所承認的聖者。他們的生活模範、信仰、對教會的貢獻被我們所紀念。他們可能是教會的殉道者、神學家、傳福音者或者有其他意義和重大影響的人。 教會年曆上幾乎每一天都在紀念聖徒。但是,總有聖徒沒有被具名提及紀念。因此,在一個節日之中一起紀念他們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時,在教會歷史上,仍舊有無數的聖徒是我們所不知道的,他們忠誠的持守上帝之律法而生活,但是,沒有被封聖。因此,我們會在諸聖日的第二日——諸靈日紀念他們。許多人過着聖節的生活,卻沒有得到眾人的認可,或者產生重大的公共影響。但是,他們信心和善行是上帝所知道的。我們尊敬他們的榜樣,並且通過基督的身體——教會——與他們繼續共融團契,而歡欣鼓舞。 因此,諸聖日是根植於早期教會的傳統,和紀念殉道者和精修者的習俗。早期教會,在殉道的地方紀念殉道者是非常常見的事情。隨着教難不斷的擴大,殉道人數增多,特別是經過帝國的逼迫,為每一位殉道者單獨分配一個日子變得不太現實。因此,不同地方的大公教會開始設立一個共同的日子來紀念所有的殉道者。早在4世紀的時候,東方教會就有慶祝所有殉道者的瞻禮。在西方教會,在主後609/610年,教皇博尼法斯四世(Boniface IV)將羅馬的萬神殿奉獻給聖母和殉道者,改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大殿。因此,在羅馬建立一年一度的殉道者紀念日,是在5月1日。主後8世紀,教皇格里高利三世將節日時間改為11月1日,並且將節日擴大到所有的聖人。最後,教皇格林高利四世在主後837年,將該節日推廣到了整個西方教會。 修正錯誤的理解 現在一些基督徒會認為,諸聖日是來自一個異教的節日。這個故事最普及的版本是教會將一個凱爾特的鬼節改造成為基督教的節日,這個節日叫做Samhain。 事實上,根據最早的資料表明,這個Samhain節,是一個豐收的節日,和世界其他地方的豐收的節日差不多,並且與死者沒有特別的儀式聯繫。實際上,現在萬聖節的,或者説諸聖日前夕,主要是來自基督教的傳統。因為諸聖日開始有特別的習俗: 參加教堂的諸聖日感恩祭。 在聖人的墳墓上點燃蠟燭。 不給糖果就搗亂。 怎麼理解會產生這樣看似異教的傳統呢?實際上很簡單,我們的信仰告訴我們,我們在世界上是在戰鬥之中,我們反對執政的、掌權的、管轄幽暗世界的、束縛人心思想的墮落的天使——魔鬼。我們通過信心、祈禱、順服,在克勝仇敵。並且聖徒在和魔鬼的戰鬥之中已經獲得勝利了。同時,聖經也向我們保證了:賜平安的上帝快要將撒但踐踏在你們腳下(羅馬書16:20)。 因此,這個概念就很簡單了——每一年都在重演撒旦被打敗的歷史。10月31日是魔鬼最後一次試圖取得勝利,卻被天國之君王所打敗。孩子們扮演成為鬼魂、妖精、女巫等等來嘲笑它。目的是表明信徒對耶穌基督徹底擊敗敵人的至高的信心——我們沒有恐懼。 基督徒在討論節日或者傳統的時候,常常有邏輯的錯誤: 南瓜被刻成鬼臉,難怪是邪惡的。 異教徒崇拜常青樹,因為不可以用常青樹作聖誕樹。這也是邪惡的。 世俗在用這些東西進行狂歡,因此是邪惡的。 凡事異教使用的,我們都不可以使用。我們不可以有異教風俗的入侵。 如此堅持的人,那麼,他應該一以貫之,拒絕過任何中國的節日,因為中國的節日都是有偶像:清明祭祀先人,端午祭祀屈原,中元為鬼節,中秋為祭祀月神,春節祭祀先人,甚至過年也不可以説,因為年是一種怪獸。 諸聖日提醒我們,雖然耶穌已經完成了他的工作,但我們還沒有完成我們的工作。他發出了決定性的一擊,但我們有幸參與掃蕩行動。因此,一個又一個世紀,基督教信仰擊退了無知、恐懼和迷信的惡魔領域。儘管當今西方世界的情況看起來很糟糕,但這項福音工作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繼續取得進展。 因此,可以不要突然真理,可以有萬聖節快樂。🎉 諸聖日的意義 談論「聖人」很快就會觸動敏感的神經,因為它讓人想起羅馬天主教的虔誠:向聖徒祈禱、崇拜聖髑以及不斷遵守聖日。這種「聖徒崇拜」在中世紀晚期達到頂峯,因此在尋求潔淨教會的宗教改革運動中它成為了犧牲品。 結果是大多數新教和福音派教會都不提及聖徒。他們擔心給某人貼上「聖徒」的標籤,就是將他們置於神聖的位置上,並在基督的身體中創造了「階級區別」。 而安立甘宗在這兩者之間取得了平衡。在公禱書之中,刪除了大量的聖徒瞻禮,僅僅保留使徒等新約相關的一些聖徒。在安立甘宗的崇拜之中,聖人仍舊保持着影響力,發揮重要的作用。 聖人是那些在基督的「奧秘的身體」——教會中「聯絡在一起」的人。這是仁慈的上帝賜給我們的禮物。當我們受洗歸入基督時,我們就成為聖徒。他的聖潔使我們與眾不同,也使我們聖潔。 然而,聖潔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有生命力和活躍的。聖靈的工作就是改變我們並使我們符合基督的形象。那麼,聖人就是一個正在通過恩典成為上帝本性的人:聖潔和完美的人。 我相信所有的基督徒都會同意這一點:每個基督徒都是聖徒,當主再來時都會變得像主一樣。 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雖然每一個相信耶穌的人都被上帝潔淨,走在成聖的路上,但我們也認識到,有些人身上充分彰顯了基督的形象和聖潔。因此,教會稱呼他們:聖某某。這不僅僅是一個榮譽的名號,而是一個強有力的明證,表明上帝有能力讓人在罪惡之中死,並且在基督的能力上活過來。換句話説,尊敬一位聖人並慶祝他或她的節日,無非是尊敬基督本身超越一切的力量。 正如諸聖日的祝文所祈禱的: 全能的上帝,叫蒙揀選的人,彼此聯絡,成為一家,成為聖子我主耶穌基督奧妙的身體。求主賜恩,叫我們隨從事奉主的聖徒,做各樣善事,虔敬度日,將來才可以得主為誠實愛主的人,所預備的難名喜樂。這都是靠着我主耶穌基督。阿們。 聖徒的身上體現了上帝神聖之愛,我們以他們為我們的榜樣,他們的見證成為我們繼續沿着基督道路前行的動力和勇氣。 記住,我們是比我們自己更偉大的事物的一部分,這是很久以前,從亞當和夏娃開始,並一直延續到今天的事物的一部分,這是一件美事。我們擁有豐富而敬虔的遺產,一支由聖徒、男人、女人和兒童組成的高貴軍隊,他們過着忠誠的、有時甚至是非凡的生活。我們有必要認識那些我們深懷感激的人。通過聖徒的生活,我們更容易在歷史中看到上帝大能的手。 伴隨着對他們的紀念,我們常常會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我們自己生活的重要性。我們必須忠實地保存從他們那裏得到的東西。我們也必須忠實地在我們所紮根的地方,與我們認識的人一起,利用上帝賦予我們的手段和機會,推進基督的事業和福音。當我們追隨他們的腳步並建設一個不屬於我們自己的未來時,願上帝保佑我們所有人。 以下是C.S.路易斯和N.T.賴特關於聖徒相通的一些有趣想法: C.S.路易斯:「令人安慰的是,雖然基督教世界對於向聖徒祈禱的合理性甚至合法性存在分歧,但我們都同意與他們一起祈禱。「與天使、天使的總領,天上的會眾。」 你會相信嗎?直到最近,我才將這句話作為我私人祈禱的一部分——我把它裝飾在「願人都尊你的名」周圍。順便説一句,這説明了我上週所説的關於現成表格的使用的內容。他們提醒一個人。我發現這句話極大地豐富了我的內容。人們總是從理論上接受這一點 。但當一個人在適當的時刻將其帶入意識並願意將自己的小嘰嘰喳喳與偉大聖人和(我們希望)我們親愛的死者的聲音聯繫起來時,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它們可能會淹沒它的一些醜陋的品質,並襯托出它所具有的任何微小的價值。 你可能會説,我在這一行為中發現的聖徒相通和對聖徒的全面祈禱之間的區別畢竟不是很大。如果是這樣就更好了。有時我會有一個美好的夢想,那就是重聚不知不覺地席捲了我們,就像一股巨浪從我們背後襲來,也許就在我們的官方代表仍然宣稱這是不可能的時候。討論通常會使我們分離;行動有時會讓我們團結起來。」 N.T.賴特: 「既然已故的聖徒和我們自己都在基督裏,我們就與他們分享‘聖徒相通’。他們仍然是我們在基督裏的兄弟姐妹。當我們慶祝聖體聖事時,他們與我們一起,還有天使和天使的總領。那麼,我們為什麼不應該為他們祈禱並與他們一起祈禱呢?宗教改革者及其繼任者之所以竭盡全力禁止為死者祈禱,是因為這與煉獄的概念以及儘快讓人們擺脱煉獄的需要密切相關。一旦我們排除了煉獄的可能性,我就沒有理由不為死者祈禱,也沒有理由不為死者祈禱——不是因為他們會脱離煉獄,而是因為他們會煥然一新,充滿上帝的喜樂與平安。愛化為祈禱;我們仍然愛他們;為什麼不以這種愛將他們帶到上帝面前呢?」 全球慶祝活動 傳統上,在諸聖日前夕,基督徒會參加守夜活動,信徒們用祈禱和禁食來準備他們的心。他們整晚都在思考和感謝那些為忠心服侍主而死的人,並祈禱他們能更像他們一樣。這個儀式就是教會傳統上的守夜禮。儀式結束後,慶祝活動以食物和飲料開始,然後前往目的,在墳墓上放置鮮花和蠟燭。他們也會去尋找「靈魂」,這就是現代「不給糖,就搗亂」的來源。兒童和窮人四處走訪,祈禱,作為回報,他們會得到靈魂蛋糕–一種用香料浸泡過的小甜點。在葡萄牙,這一傳統的變體延續至今。孩子們唱着歌挨家挨户拜訪,索要一種叫做「Pão-por-Deus」或「Bread for God」的特殊麪包。 慶祝諸聖日的方式 若有條件,則參加教堂的守夜禮。 誦唸諸聖日日課。 為親人掃墓。世界各地的基督徒都在諸聖日前夕為親人目的掃墓,花時間回憶自己所愛的人和感謝上帝。 為已經去世的親人獻上感恩的祈禱。 在墓地或者是自己家的玄關放置鮮花紀念死者。菊花是法國和比利時的傳統花卉。而墨西哥則是萬壽菊。 世界各地基督徒都有他們為諸聖日所製作的特別麪包或者甜點。在葡萄牙稱呼為:Pão-por-Deus;在墨西哥稱呼為Pan de Muerto;在法國,稱呼為Pain des Morts,他們把麪包作成十字架或者棺材的形狀。在西班牙他們製作一種名為Huesos de Santo的甜食。在奧地利,他們製作Allerheiligenstriezel,通常和咖啡與茶一起吃。 製作一份食物:Ossa dei Morti ...

April 17, 2024
傳福音的使徒聖路加

禮儀指南:傳福音的使徒聖路加日

10月18日慶祝的聖路加日,是邀請世界各地的基督徒紀念這位受人愛戴的聖人和傳福音者(聖史)的一生和貢獻。作為四福音書之一和使徒行傳的作者,聖路加不僅在基督教之年曆上留下了遺產,也在那些珍惜聖經的人心中留下了遺產。 路加的背景 聖路加,通常被稱為傳福音者路加,是敍利亞安提阿的一名醫生。他受過高等教育,按照傳統,他是一位藝術家和文學家。聖保羅改變了他的信仰,他成為最早的基督教傳教士之一。他與聖保羅一起旅行,在他入獄期間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甚至直到保羅在羅馬去世。在《提摩太後書》的最後一章中,聖保羅感人地寫道:獨有路加在我這裏(提摩太後書4:11)。 他是四位傳福音者/聖史作者之一,並因撰寫《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而受到讚譽。據説他在撰寫敍述之前收集了目擊者的敍述,使他的福音書更具歷史性。他獨特的視角和對細節的一絲不苟的關注使他的著作成為早期基督教歷史和神學的寶貴資源。 聖像 教會傳統認為路加是第一位聖像畫家。傳統認為他是一位技藝精湛的畫家,創作了最早的聖母像。據説他畫了許多聖母子聖像、聖彼得和聖保羅的聖像。世界各地有幾座教堂聲稱擁有聖路加繪製的聖像。印度的聖托馬斯基督徒聲稱擁有聖路加繪製並由聖托馬斯帶到印度的一幅神像聖像。 這就是為什麼在中世紀晚期的歐洲城市中,保護畫家的行會被稱為「聖路加行會」。 現存最早的歷史文獻提到傳福音的使徒聖路加是聖像畫家,可以追溯到六世紀初。在這份文件中,歷史學家狄奧多魯斯·萊克特(阿納諾斯提斯)(Theodorus Lector (Anagnostes))報道説,寡婦埃莉亞·尤多西婭皇后(Empress Aelia Eudocia)將「最偉大的聖物」,即傳福音的使徒聖路加所寫的聖母像,從巴勒斯坦寄給了她的妹妹、皇帝的妻子普爾切里亞。 兩個世紀後,克里特島的神學家聖安德魯提到了這一事實。聖安德魯説,聖路加「親手描繪了道成肉身的基督和他純潔的母親」 ,這些在羅馬廣為人知的圖像是在耶路撒冷。 下一個參考文獻可以在新聖斯蒂芬(聖奧克森提烏斯山)的生活中找到。8世紀,君士坦丁堡大牧首日耳曼努斯一世在捍衞對聖像的崇拜並呼籲伊蘇里安皇帝利奧三世放棄聖像破壞時,提到了使徒路加所畫的未製成的救世主像和聖母像。 十世紀初,編撰了 132 部聖徒傳記、以密切注意事實準確性而聞名的歷史學家聖西蒙 (St Simeon the Metaphrast)寫道: 「最令人欣慰的是,傳福音的使徒聖路加用蠟和顏料描繪了我的基督的人形以及為他誕生和人性的那一位的形象,從而將其傳承至今仍受到尊崇…… 」 在隨後的幾個世紀中,有關使徒路加作為聖像畫家的信息繼續出現在西方傑出神學家的著作中,後來在俄羅斯(聖迪米特里)羅斯托夫在《福音傳道者的一生》中)。 最早提到使徒作為聖像畫家的俄羅斯資料是在 15 世紀末的莫斯科編年史中發現的。1204 年,據説路加畫了霍德吉特里亞 (Hodegetria) 的聖像,而在 1395 年,傳説弗拉基米爾聖母像是由他親手繪製的。 晚年生活和遺產 路加似乎在希臘去世,享年 84 歲。據傳説,聖路加的墳墓原本位於底比斯,他的遺物於公元357年被轉移到君士坦丁堡。 在聖像之中,聖路加經常以一頭帶翅膀的牛或公牛出現,這個符號源自以西結書第1章中的四活物。早期教父相信這些活物(也出現在啓示錄中)象徵着四位福音書作者。《天主教百科全書》指出,聖路加總是以公牛或黃牛(祭祀動物)來代表,因為「他的福音書是於祭司撒迦利亞的獻祭開始,他是施洗約翰的父親。」 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的意義 《路加福音》因其富有同情心地將耶穌基督描述為救世主,歡迎邊緣化的人,醫治傷心的人,並呼籲所有人悔改,因而受到人們的珍視。路加強調耶穌的比喻、神蹟以及與婦女和窮人的互動,強調了上帝的愛和恩典的普遍性。 路加福音的獨特之處 雖然路加福音分享了其他對觀福音書中的許多故事和教義,但路加福音具有獨特的特徵和內容,使其與眾不同。此外,與馬太和約翰不同,聖路加不是耶穌的門徒。 他的方法論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他「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路加福音1:3)。聖路加經常在他的福音書中包含具體的歷史、地理和文化細節,例如準確描述城鎮和各種官員的名字。 《路加福音》對耶穌的誕生和早年生活進行了最詳細的記述,包括撒迦利亞和伊麗莎白、向馬利亞報喜、馬利亞探望伊麗莎白、施洗約翰的誕生、耶穌在伯利恆的誕生、天使的降臨等。主人向牧羊人顯現,與西面和亞拿的會面,以及孩童時期的耶穌。著名的歌曲如《尊主頌》(《馬利亞之歌》,路加福音 1:46-55)、《撒迦利亞頌》(撒迦利亞之歌,路加福音 1:68-76)和《求主頌》(《西緬頌》,路加福音 2:29-23)都是路加福音獨有的。《撒迦利亞頌》出現在我們的早禱禮儀中,而《尊主頌》和《西緬頌》則在晚禱之中使用。路加還給我們帶來了六個神蹟和十八個比喻,其中包括浪子的比喻(路加福音15:11-15),這在其他福音書中沒有出現。 路加強烈強調耶穌對窮人、婦女、罪人和社會邊緣人的關心。路加福音中的許多故事和比喻都強調這個主題,例如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和浪子的比喻。 使徒行傳:路加福音續集 《使徒行傳》通常被認為是《路加福音》的續集,追溯了基督教會的早期歷史。它講述了福音的傳播、五旬節聖靈的澆灌以及保羅的傳教之旅。使徒行傳強調了聖靈在賦予信徒力量將基督的信息傳播到地極方面所發揮的關鍵作用。 慶祝聖路加節的方式: 閲讀聖經中的《尊主頌》或《西緬頌》。聖路加是唯一包含這些優美歌曲的福音書作者。 瞭解路加福音/使徒行傳系列的概述。 由於聖路加是一位畫家,所以畫一幅聖母與耶穌的畫像。 在意大利威尼斯,有一句諺語説南瓜在聖路加日會變質,一定要吃有南瓜的東西! 吃一些裏面有酸奶油的東西。在蘇格蘭,吃「酸蛋糕」是一種傳統。人們會用發酵燕麥製作這些,然後與酸奶油一起食用。 享受天氣。在北半球,可愛的夏季日子通常發生在他的節日前後。我們稱這些日子為「聖路加的小夏天。」 傳統上,聖路加節沒有像聖約翰節和米迦勒節那樣受到重視。因此,為了不被遺忘,聖路加在冬天到來之前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值得珍惜的黃金日子。 他們在意大利因普魯內塔舉辦「La Fiera di San Luca」,這是歐洲現存最古老的牲畜展覽會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年前,當時牧羊人從山區遷移到山谷並停下來交易牛羣。

April 17, 2024
綠色祭批

禮儀指南:安立甘宗之法衣

安立甘宗教會聖品人有華麗的法衣用於崇拜之中,並且隨着禮儀年的推進,會應用不同的顏色法衣。那麼,為什麼要穿着法衣呢? 基本理念 安立甘宗的法衣的基本理念是象徵着秩序,顯示出相關角色,體現了該聖品人在禮儀之中的功能。這是我們社會上所有制服都是有如此的功能,例如醫生、護士、警察等等。另外,法衣可以最大的遮蓋了人的自我個性!因此,法衣不應該有某一些個性化的特徵,例如支持某一個政黨,支持某個體育運動隊,或者將自己家人的照片印在上面。 長白衣(Cassock-Alb or Surplice) 長白衣長期以來象徵着基督的公義,就像一件衣服披戴在身上。穿上長白衣,就意味着,我們不是以自己義人的身份來事奉,而是因為耶穌愛我,也愛你——他用義袍遮蓋了我。主要是兩種長白衣:聖禮袍(Cassock-Alb)以及白罩衫(Surplice)。聖職人員(唱詩班、祭台侍從和其他服務人員)總是在長白衣內穿着聖袍(cassock)。 聖袍(cassock) 聖袍(cassock),也翻譯為黑色禮袍,從嚴格意義來説,這不是法衣,而是司鐸常服。聖袍穿在長白衣下面。有時,會看到紫色或者是紅色的聖袍,意義與黑色相同,只不過穿着者的身份不同,紫色為主教專屬。 聖餐禮服(Eucharistic Vesture) 有人會看到司祭(Priest)穿着祭披(Chasuble)。這是一塊圓形的,或者是菱形的大布料,中間有開口。司祭在舉行聖餐之時,會穿戴它。執事也會穿着類似的法衣,稱為襄祭批(Dalmatic)。對於安立甘教會來説,要麼喜歡使用它們就一直使用着,要麼,就完全不用。 聖帶(Stole )或黑色禮帶(Tippet) 聖帶(Stole )是聖職與服事的記號。司祭的聖帶是垂直掛於兩肩。會吏(執事)則是斜掛於左肩,然後固定右側。 黑色禮帶(Tippet)不是聖帶,而是會吏、司祭有時候在非聖事禮儀之中使用,或者是不舉祭的禮儀之中使用(例如早晚禱)。 寬腰帶(Cinctures) 聖袍或者聖禮袍所用的腰帶。有帶狀,或者繩子形狀。 顏色 祭批、襄祭批、聖帶要隨着教會禮儀年的進程而改變: 紫色:降臨期、大齋期。 白色:聖誕、復活、重大節日、婚禮。 綠色:顯現期、三一主日後主日。 紅色:聖靈降臨節、殉道者瞻禮、堅信禮、派立聖職。 黑色:救主受難日、喪禮。

April 17, 2024

關於祭酒

關於祭酒 本文翻譯自馬可·哈弗蘭大主教2023年2月16日的博客文章:Altar Wine。 去年夏天,貝德神父就安立甘教堂使用的祭酒給一些主教寫信。 這個話題很重要,貝德神父允許我轉載討論內容。 在貝德神父評論的開頭附近,有一段大量的引文來自《天主教百科全書》: 以下為貝德神父所寫之內容: 麥克爾文神父和我最近在討論舉行聖餐儀式時對有效葡萄酒的要求。我請你參考1913年《天主教百科全書》中的以下段落: 葡萄酒是聖餐獻祭絕對必要的兩個元素之一。為了有效和合法的獻祭,應使用葡萄酒,即自然和適當發酵的純葡萄汁。 用葡萄乾製成的酒,只要從其顏色和味道可以判斷是純淨的,就可以使用。它可以是白色或紅色,弱或強,甜或幹。 由於神聖儀式的有效性和慶祝活動的合法性,需要真酒,所以預備者有義務只購買純酒。 因為葡萄酒經常被摻雜,以至於無法進行細微的化學分析,因此可以認為,採購純正葡萄酒的最安全方式是不從二手市場購買,而是直接從瞭解並自覺尊重慶祝聖禮的製造商那裏購買。 如果葡萄酒變成了醋,或變得腐爛或腐敗,如果它是由未完全成熟的葡萄壓榨而成,或如果它與大量的水混合,以至於它很難被稱為葡萄酒,是禁止使用。 如果使用它將是一種嚴重的罪行,但它被認為是有效的物質。 為了保存脆弱的葡萄酒,並使其在運輸過程中不至於變酸或變質,可以添加少量的葡萄酒烈酒(葡萄白蘭地或酒精),但必須遵守以下條件:(1)添加的烈酒(酒精)必須是從葡萄中蒸餾出來的;(2)添加的酒精數量,加上葡萄酒在發酵後自然含有的數量,不得超過整體的18%;(3)添加必須在發酵過程中進行。」 我們許多教堂使用來自教會供應商的酒,這些酒被羅馬教廷標記為批准於聖事之中使用。我擔任降臨堂司鐸28年裏,以及在聖巴拿巴堂擔任司鐸6年多的時間裏,都在使用這種酒。但是,我直到有一些安立甘教堂使用櫃枱上購買的波特酒,今天剛剛聽説有一個教堂使用櫃枱購買的雪莉酒。 關於第1點,波特酒和雪莉酒添加上從葡萄中蒸餾出來的酒精,這是可以接受的。 關於第2點,一些波特酒和雪莉酒的酒精度超越18%,這是不可以接受的。 關於第3點,我的理解是,波特酒和雪莉酒區別在於波特酒是在發酵的過程之中加入其他的烈酒,而雪莉酒則是在發酵之後。因此波特酒是可以接受,但是雪莉酒則是不能。 東正教似乎使用遠低於18%的波特類葡萄酒。希臘人使用the mavrodaphne甜酒。東正教還要求祭壇酒必須是紅色的,而西方教會則沒有。而且也有經過批准的東正教祭壇酒的銷售商。 也有羅馬和盎格魯大公教會的司鐸使用餐桌所用的幹葡萄酒。這也是符合引用段落的要求。因為在教堂不便利時代,司鐸們彌撒之中使用的酒和他們在晚餐時喝的酒是一樣的。 麥克爾神父和我擔心的是,由於使用可能無效的酒,我們一些教堂的聖祭的有效性就可能存在問題。也許應該由主教出面推薦合格的供應商。在美國羅馬教會認可的主要供應商有兩個:Cribari和Mont La Salle。這些酒通過經銷商銷售。 (以上為貝德神父所寫) Chad Jones大主教在回覆貝德神父的來信指出,Alan Guanella 神父2022年1月11日發佈在 adoremus.org 的一篇非常有用的文章,「What are the liturgical laws concerning altar wine?」 可以回答這個問題:Alan Guanella 神父根據1983年羅馬教會的法典進行改革,這些規則基本上和1913年的規則是相同的,但是包含了一些新的情況,例如利用轉基因葡萄製成的葡萄酒,或者是用亞硫酸鹽作為防腐劑的都是可以的。根據Alan Guanella 神父所説的氣泡葡萄酒是無效的,正確的酒精含量是在9%-18%之間,但是,通常是在12%-18%之間。 綜上所述,聖職人員應該考慮以下幾點: 使用教會許可和監督下的生產商所生產的祭酒(例如Cribari和Mont La Salle)是最安全的。 使用其他額外添加酒精的葡萄酒不應該使用雪莉酒,或者酒精含量超過18%的葡萄酒。或者額外添加的酒精不是葡萄生產的,也是不可使用。 如果在櫃枱購買葡萄酒,或者是非常便宜的葡萄酒,則可能含有雜誌。 最後,必須注意的時候,在準備聖爵的時候,酒水混合之時,水的添加量不可以超過總量的三分之一。如果水超過一半,這液體就不是酒了。為了避免聖事無效的危險,水的比例必須保持在一半以下,三分之一則是安全的限度。如果在酒水混合在聖爵之中時倒了太多的水,就應該加入更多的酒來恢復安全的比例。

April 17, 2024
聖法蘭西斯

禮儀指南:聖法蘭西斯日

10月4日是聖法蘭西斯瞻禮,此日在安立甘宗之中非常的受歡迎,很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大家可以把動物帶到教堂接受司鐸的祝福。事實上,八百多年來,聖法蘭西斯在許多基督教的傳統之中一直保持着驚人的歡迎程度。 為什麼紀念聖法蘭西斯?他是一位宗教改革者,雖然他是在宗教改革時期之前的三百年,生活在意大利。但是,聖法蘭西斯振興了教會。即便是在今天,他樸素生活、對窮人的關懷以及通過對自然世界的觀察而讚歎上帝的能力,仍然可以教導我們很多很多內涵。 一、聖法蘭西斯是誰? 阿西西的聖法蘭西斯是於1181年,或1182年出生於意大利的阿西西,原名是Giovanni di Pietro di Bernardone。在他幼年時期,家人開始稱呼他為Francesco,英文則是為Francis,音譯為法蘭西斯,天主教翻譯為方濟各。法蘭西斯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有騎士精神的夢想,因此,他立志成為一個騎士。他早年的生活充滿了放縱、狂歡。 但是,在1202年參加阿西西的軍事遠征時,他的生活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這次戰役之中,他被俘虜並且被監禁了一年,這段時間之中,充滿痛苦和孤立的囚禁時期,為他的心靈轉變播下了種子。 1、心靈的甦醒 獲得釋放之後,法蘭西斯返回了阿西西。他開始體驗心靈到的呼召,並且對窮人和邊緣人羣的同情之心。他在鄉村騎行的時候,遇到了一位麻風病人,他克服了對麻風病人的厭惡,下了馬,擁抱並且親吻了這位病人,並且對他施捨。 當法蘭西斯花時間祈禱和獨處的時候,他的心靈仍舊在持續覺醒。有一天,他在破舊的聖達米亞諾教堂(Church of San Damiano)祈禱時,聽見了祭壇上方的十字架上有一個聲音説:「法蘭西斯,去修繕我的房子吧,正如你所見,它正在倒塌。」 他誤認為這是基督傳遞了修復聖達米亞諾教堂的命令,於是賣掉了父親倉庫裏的布料,希望用這筆錢來修復教堂。然而,監督教堂的牧師拒絕了這筆錢。 當法蘭西斯被其父親質問捐出財產時候,他在當地主教面前脱下衣服交給父親,戲劇性地放棄了他所給予他的一切,包括他的姓氏和遺產的繼承權(馬太福音10:37)。 傳記作家Biographer Julien Gree如此描述: 他二話不説,急忙脱下衣服,一件又一件,仍在他父親的腳邊——包括他的馬褲……現在他赤身露體,就像他剛出生的那天一樣。今天是他赤身露體的第二次出生。 此後,法蘭西斯放棄了他的財富和世俗的野心,致力於過一種簡樸的生活。 2、建立法蘭西斯修會 法蘭西斯對前輩和神貧的持守,吸引了志同道合的人士,並於 1209 年創立了小修道會,俗稱法蘭西斯修會(方濟各修會)。該修會的成員過着貧窮、貞潔和順服的生活,他們力圖效仿法蘭西斯的奉獻精神,為窮人服務,與受造的萬物和諧相處。法蘭西斯最終尋求教皇英諾森三世對該修會的正式承認。教皇成為法蘭西斯和修會的熱心朋友和支持者。 法蘭西斯對上帝所有創造物的愛不僅限於人類,還包括動物和自然本身。他因向鳥類佈道和馴服一隻恐嚇古比奧鎮(Gubbio)的兇狼而聞名。他的《太陽頌》是一首讚美造物之美的讚歌,反映了他對上帝在自然世界中倒影的驚歎。他從太陽和月亮開始: 「我們的主上帝與他一切被造者,是應當讚美的,尤其是攜賜我們白日與光明的弟兄一太陽。他是公正的,且以絕頂的光明照射,他對我們表現了你 !」 「我們的主是應當讚美的,因為有了我們的月姐,以及主安置在天上,使穹蒼清朗可愛的眾星。」 1211年,一位名叫克萊爾(Claire,天主教翻譯為「嘉勒」)的年輕貴族婦女聽到了方濟各的佈道,並希望過上同樣的生活。1212年3月28日,她離開家,受到法蘭西斯的接待。她創立了法蘭西斯會第二修會,稱為貧窮修女會(Poor Claires)。 3、聖法蘭西斯和蘇丹 在他的一生中,儘管健康問題日益嚴重,法蘭西斯還是踏上了旅程,傳播他的和平與和解的信息。在第五次十字軍東征期間,他冒險前往埃及,希望通過對話而不是武力使穆斯林蘇丹皈依基督教(太 5:43-48)。雖然法蘭西斯的皈依努力沒有成功,但他面對危險的勇氣和他對非暴力的承諾給人留下了持久的印象。 4、晚年、聖痕和死亡 1224年,法蘭西斯在拉維爾納山(Mount La Verna)為聖米迦勒瞻禮作預備祈禱時,手上、腳上和肋旁都受到了聖痕,即與基督一樣的傷口。這種神秘的經歷加深了他與基督的精神聯繫,並鞏固了他作為活着的聖人的聲譽。 阿西西的聖法蘭西斯於 1226 年 10 月 3 日在吟唱詩篇 142 篇時去世,享年 44 歲。他的遺產通過法蘭西斯會和無數受到他的奉獻和同情心的激進榜樣激勵的人而得以延續。教皇格列高利九世於 1228 年冊封方濟各為聖人,教會每年 10 月 4 日慶祝他的節日。他的遺產通過法蘭西斯會和無數受到他的奉獻和同情心的激進榜樣啓發的人而得以延續。 二、效法聖法蘭西斯 1、禁慾主義(貧窮、貞潔、順服) 法蘭西斯的禁慾主義受到馬太福音 10 章 5 至 42 節中,耶穌對使徒的委託的啓發。從此,他將法蘭西斯會的修會根植於貧窮、貞潔和順服的紀律之中。法蘭西斯會規提供了關於脱離物質主義、追求內心純潔和奉獻以及謙卑順服的重要性的永恆教訓。 ...

April 16, 2024

禮儀指南:3月17日 聖帕特里克

在愛爾蘭島以及一些其他地方,聖帕特里克日是一個特殊的節日。在愛爾蘭當地,他們會穿綠色的衣服,在酒吧舉行盛大的啤酒節和遊行,觀看穿蘇格蘭風格短裙男人吹着笛子等等,這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而聖帕特里克其人,他是一個奴隸,後來成為一位主教,是愛爾蘭偉大的宣教士,愛爾蘭的使徒,愛爾蘭的主保聖人。實際上,聖帕特里克的一生證明了一個重要的教導,就是上帝會將惡轉變為善。正如約瑟在創世記之中所説的道理,他告訴那些因賣了他而心寒膽戰的兄弟們,説: 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上帝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創世記50:20 奴隸聖帕特里克 聖帕特里克於400年代在英國長大,他來自一個虔誠基督徒家庭,他父親是會吏,其祖父為司鐸。十六歲時,愛爾蘭的掠奪者襲擊了他的村莊,綁架了他,並且用船將他運送到了愛爾蘭。他在愛爾蘭為奴六年,歷經各種艱苦。在這段時間,他為當地的酋長牧羊,過着與世隔絕的生活,缺衣少食。 儘管,他出生於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家庭,但是,他在他的《懺悔錄》之中提及,他一開始缺乏和上帝深厚的關係。然而,在愛爾蘭這艱難的時間之中,他通過默想和祈禱,最終在信仰之中找到了安慰,並且支撐着他度過了那些艱難的歲月。 經過了漫長的六年時間,帕特里克在睡夢之中得到異象,有聲音指引他,告訴他即將會啓程返回自己的祖國,有一艘船在等着他。帕特里克知道這是上帝在引導他,因此,他逃離奴隸主,走了200英里,直到他找到了那艘船。三天後,聖帕特里克説服了船長,允許他搭乘,送他回到家鄉的海岸。因此,他得以與家人團聚。 宣教士聖帕特里克 帕特里克繼續其祈禱生活,並且學習經文,更多的瞭解基督教信仰。然後,他前往法國學習,並且在歐塞爾主教聖日耳曼的指引下學習,並且接受派立而成為聖品。418年,帕特里克被派立為會吏。 在此期間,帕特里克得到了異象,是關乎愛爾蘭人的,有一個愛爾蘭人的聲音對他説:懇求你,神聖之主的僕人,再次來到我們中間。帕特里克知道這是上帝呼召他返回愛爾蘭。他作為奴隸離開愛爾蘭,然後現在要以宣教士的身份返回,向迷失之人傳播基督之愛。 主後432年,他被派立為主教,並且前往愛爾蘭宣教,並且去支持現有的基督教社區。帕特里克真的就回去了,並且立即開始對愛爾蘭的酋長與其氏族宣講真理。而帕特里克已經知道愛爾蘭的語言和習俗,這幫助他順利的與愛爾蘭人進行溝通。在他的餘生之中,走遍了愛爾蘭,傳播好消息,讓成千上萬的愛爾蘭人皈依了基督。 慶祝聖帕特里克節 該聖人的生平提醒我們,上帝始終與我們同在,即便是在巨大的苦難之中,上帝他承擔了我們的苦難,並且使用它們幫助他人,並且將他們從黑暗中帶入他的榮耀。以下是慶祝該節日的一些方式: 閲讀聖帕特里克的生平傳記,與他的《懺悔錄》。 與家人一起閲讀創世記50:20,與家人討論約瑟與聖帕特里克的生平類似之處。談論每一個人的苦難,以及上帝如何化苦難為祝福。 學習吟唱《聖帕特里克鎧甲歌》,也翻譯為《鹿鳴頌》。 製作愛爾蘭蘇打麪包 原料: 4 杯通用麪粉,再加上醋栗或葡萄乾的麪粉 4湯匙糖 1茶匙小蘇打 1½ 茶匙粗鹽 4 湯匙(1/2 棒)冷無鹽黃油,切成 ½ 英寸的丁 1⁄4 杯冷酪乳,搖勻 1 個超大雞蛋,輕輕打散 1 茶匙 磨碎的橙皮碎 1 杯 乾醋慄或葡萄乾 製作方法 將烤箱預熱至375度。在烤盤上鋪上羊皮紙。 將麪粉、糖、小蘇打和鹽放入裝有槳葉附件的電動攪拌機的碗中混合。加入黃油並低速攪拌直至黃油與麪粉混合。 用叉子將酪乳、雞蛋和橙皮放入量杯中輕輕攪拌。用低速攪拌機,將酪乳混合物緩慢添加到麪粉混合物中。將醋栗與一湯匙麪粉混合,拌入麪糰中。會很濕。 將麪糰倒在撒了麪粉的案板上,揉幾次,形成圓形麪包。將麪包放在準備好的平底鍋上,用鋸齒刀在麪包頂部輕輕切一個X。烘烤 45 至 55 分鐘,或直至蛋糕測試儀測出的結果是乾淨的。當你敲擊麪包時,它會發出空心的聲音。 放在烤架上冷卻。趁熱或在室温下食用。

April 16, 2024
天使長聖米迦勒

禮儀指南:聖米迦勒與諸天使日

教會在9月29日慶祝「聖米迦勒與諸天使日」,在安立甘彌撒經本之中,此日屬於一等複式。這是教會為了紀念天使長聖米迦勒與天使們所設立的特殊節日。 一、為什麼紀念天使? 那麼,到底為什麼我們要紀念天使呢?教會紀念聖米迦勒和諸天使日(瞻禮),因為我們感謝上帝創造的一切,包括天使。天使是極其重要的存在;他們給我們來自上帝的信息並提供指導,他們與邪惡勢力作鬥爭,他們保護我們,他們頒佈上帝的審判,他們在天上不斷地敬拜上帝,加入對上帝永恆的讚美。 二、聖經之中的天使 紀念聖經之中所記載的天使,可能對於一些比較「新教」的人感覺很奇怪。同時,他們也是聖經之中最容易被曲解的角色。 世俗和一些「聖像」將他們描繪成為胖乎乎、裸體、可愛的孩子,他們漂浮在空中,拿着小弓箭。 但是,聖經之中所記載的天使,他們是強大的、令人敬畏的生物。當人類看見他們的時候,通常的反應是驚駭,或者幾乎要死的驚懼! 聖經之中的記載和世俗社會對他們的描述是完全不同的。 天使可以有人類的外表,他們常佩戴着劍🗡️,他們可以在人類看不到的情況下移動,或者他們長相十分奇怪。 他們全身,連揹帶手和翅膀,並輪周圍都滿了眼睛。這四個基路伯的輪子都是如此。——以西結書10:12 這裏描述的天使,他們的形狀像輪子,然後周邊都是長滿了眼睛,形狀十分可怕。 三、天使的種類 聖經之中,對天使有不同的分類: 1、天使長 是主要的天使,米迦勒是聖經之中唯一明確被描繪為天使長。 天使長米迦勒為摩西的屍首與魔鬼爭辯的時候,尚且不敢用毀謗的話罪責他,只説:「主責備你吧!」。——猶大書9 另外,加百列因為其重要的角色通常會被認為是天使長。 按着教會的傳統,一般認為有七位天使長。 2、基路伯 這類天使在創世記之中,把守通往伊甸園的路。 於是把他趕出去了;又在伊甸園的東邊安設基路伯和四面轉動發火焰的劍,要把守生命樹的道路。——創世記3:24 同時,他們也經常出現在以西結先知的異象之中。參考以西結書10:3-20。 基路伯一般是與上帝的臨在與聖潔聯繫在一起。 3、撒拉弗 這是以賽亞先知所描繪的天使,有六個翅膀,在上帝面前敬拜上帝。 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個翅膀:用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彼此呼喊説:「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他的榮光充滿全地!」——以賽亞書6:2-3 4、普通的天使 聖經之中最普通提及的天使,通常作為執行上帝旨意的使者,或者是代理人出現。他們沒有具體特徵或者類別。 5、墮落的天使 敵對上帝的天使。例如撒但。 四、為何紀念米迦勒天使長 米迦勒被認為是最高級的天使,也是上帝的首席使者,是上帝與撒但戰爭的主要領袖。他將路西法和所有墮落天使驅逐出天庭,他阻止亞伯拉罕將以撒獻上,他為了摩西的屍身,與撒但交戰。在《啓示錄》之中,米迦勒帶領天使對抗撒但(古龍),然後古龍被摔在地上(啓示錄12:7-9)。 五、慶祝該瞻禮的方式 大公教會會舉行隆重的彌撒/聖餐慶祝該瞻禮。 日課之中,本日日課的主題就是紀念米迦勒和諸天使。 在墨西哥的San Miguel de Allende,會舉辦一個盛大的節日,有各種的遊行、舞蹈、音樂和煙花。一般是從凌晨四點左右開始,以煙花和音樂喚醒整個城鎮。 在英國和愛爾蘭,本日的傳統晚餐是烤鵝。 用胡蘿蔔或者黑莓製作食物。這時間剛好是不列顛胡蘿蔔和黑莓上市的季節,因此,它們是這一天吃的傳統食物。根據愛爾蘭的傳説,當米迦勒將路西法驅逐出天堂的時候,路西法跌倒在黑莓叢上,並且咒罵黑莓,讓黑莓在9月29日之後變酸。為了紀念這個傳奇故事,我們可以製作黑莓餡餅。 bannocks:在蘇格蘭,在本日有吃bannocks的傳統。這種食物有點像薄的煎餅,是由燕麥或者是大麥粉製作而成。 製作天使形狀的食物或者糕點。 唱讚美詩「Ye Watchers and Ye Holy Ones」,中譯為「眾聖頌揚歌」。這首詩歌是在天使大軍的慶祝和讚美,因此,非常適合本節日。 黑莓餡餅 麪糰 2 杯 通用麪粉 2湯匙糖 鹽少許 3/4 杯 無鹽黃油,切成小塊並冷 3/4 杯 酸奶油 餡料 3杯黑莓 1湯匙新鮮檸檬汁 1茶匙檸檬皮屑 2茶匙香草精 3/4 杯 砂糖 2湯匙玉米澱粉 配料 蛋液(1個雞蛋和1茶匙水) 砂糖 製作方式 對於麪糰: ...

April 16, 2024

禮儀指南:大齋首日

大齋期的第一天,即大齋首日,也被稱呼為聖灰禮拜三,或者聖灰三。因為這一天會用祝聖灰,並且抹在人的額頭上,以提醒我們自己的本相,也告訴我們應當悔改相信福音。 一、聖灰禮拜三 1、聖灰日標誌着大齋期的開始 自古以來,基督徒通過大齋期來準備和慶祝復活節,這是效法基督在曠野裏受試探。 大齋期是懺悔、禁食、自我反省的時間。當然這一切都是發生在我們相信基督對我們的愛和恩典的情況下。大齋期和聖灰禮拜三絕對不是隻有苛責。在這個時代,我們通過基督的寬恕和赦免,可以對上帝與自己坦誠,消除審判的恐懼。 2、聖灰禮拜三是基督徒接受聖灰的日子 根據聖經我們可以知道,披麻蒙灰象徵着痛悔,約伯説:「因此我厭惡自己(或譯:我的言語),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約伯記42:6) 灰燼也代表了哀悼,正如大衞之女他瑪,用灰燼來哀悼自己所遭受的虐待,這絕對不是她的錯誤,但是,卻摧毀了她的人生(撒母耳記下13:19)。 灰也是燃燒的結果。我們的生命之燃燒是來自我們的罪惡和愚蠢,以及來自他人的虐待,灰代表了這兩者。它們提醒我們,我們生活在凡塵之中,這個墮落的世界,當它被火所焚燒而淨化的時候,我們也要回到創造我們的主的身邊。 基督徒正確的相信上帝是良善的,並且他是愛我們的。我們相信,通過基督的死和復活,我們可以得到赦免,並且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 但是,我們仍舊生活在一個還未完全實現上帝王權與救恩的時代。我們感受到罪惡和破碎的痛苦。聖灰禮拜三和大齋期提醒我們,我們仍舊生活在罪惡的世界上,並且我們也是墮落的一部分,沒有人是無罪的。聖灰日喚醒我們,承認我們是來自塵土的。 二、如何過聖灰禮拜三 1、查找並且參加聖灰日之禮拜 在這一天,找一個有灰日禮儀的教堂,儘量選擇高禮儀的教會。 2、重點是在於悔改 灰日所強調的是懺悔、禁食、祈禱。因此,反省自己的罪惡,並且祈求上帝的寬恕。在聖灰日的禮儀之中,一般司鐸會在信徒的額頭上,用聖灰畫一個十字架,並且念:你本是塵土,終必歸於塵土。 3、齋戒 本日的齋戒的要求是大小齋。按着《聖奧古斯丁祈禱書》之要求,小齋是禁止吃肉類,大齋是禁食一頓、半飽一頓、飽食一頓。 當然,禁食不適合14歲以下的孩童,對於老人也必須要根據本身的身體條件進行適當的調整,並且身體健康不佳的人也要謹慎進行。如果不能守大齋,可以守小齋,即禁食肉類。禁食的目的是要讓我們從對物質的索取,轉移到對上帝的渴望之上,並且效法基督的榜樣。這是一種懺悔的行動,表明悔改之心。 4、歡迎所有人蔘加聖灰禮儀 對於大多數福音派的教會是沒有聖灰日禮儀的,若您想要去參加和了解聖灰禮儀,歡迎前往自己周邊的天主教堂觀禮,若是在大陸之外,安立甘宗、部分的路德宗也會有聖灰的禮儀。 但願這日子成為上帝安慰我們的一天,讓我們承認自己的過失和罪惡,並且相信上帝接納在爐灰之中懊悔的我們,並且賜給我們希望和救恩。

April 16, 2024

英国教会简史

英国教会简史 本文翻译自安立甘北美教会(the Anglican Church in America)圣司提反堂所发布的文章。点击阅读原文。图片为译者所配。 1、圣奥古斯丁到底作了什么? 人们常常声称,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不是真的——至少在过去150年左右的时间里,这不是真的。历史通常是由历史学家写的,而这无疑是一种混合的祝福。问题是,更多的时候,历史学家有一个前设:一个特定的世界观或社会理论的主张。这自然会歪曲他们向世界展示的画面。历史远不是对过去事件的冷静评估,而是经常带有浓厚的党派主义、论战和宣传色彩。 令人遗憾的是,这在教会历史领域尤其如此。这也不足为奇。各个教派竞相声称自己是基督教真理的唯一保存者,这不可避免地助长了激烈的党派之争。在英格兰教会的历史上,党派主义非常严重地歪曲历史真相。今天研究英国教会历史的学生不仅被罗马教、东正教和新教的宣传员和辩护士们打压,而且还被不同礼仪和神学信仰的英国圣公会成员打压。 因此,在20世纪的这一时刻,人们似乎普遍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即我们所知道的英国教会是由于圣奥古斯丁在公元597年到肯特郡传教而产生的。事实上,前坎特伯雷大主教罗伯特-朗西牧师(The Most Rev. Robert Runcie)不久前在访问梵蒂冈时对这一理论表示了敬意。 实际上,奥古斯丁并没有建立英国教会。事实上,当他到达肯特郡——英格兰南部一个不起眼的撒克逊王国时,那里几乎是不列颠群岛中唯一一个几乎完全是异教徒的地方。我说几乎完全是因为肯特郡有一个教会的存在:来自高卢(现在的法国)的司铎和修士,他们为来自高卢的基督教公主贝塔女王服务,她是肯特郡国王的妃子。不列颠群岛的西部和北部,就所有的意图和目的而言,完全是基督教。在英国的其他地区也有一个广泛的基督教传教网络。 奥古斯丁发现,这个任务远远没有使英国皈依基督教,而是由一个如今很少听到的教会完成的。它就是英国本土教会——通常被称为凯尔特人教会;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英国教会。 因此,宣称圣奥古斯丁是英国的教长是很空洞的。英国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教——卡里昂大主教,他是威尔士的主保圣人——大卫的继承人,在奥古斯丁到来之前约20年就已经去世。不列颠群岛还拥有120位主教和数以千计的司铎,更不用说成千上万的修士和修女。 很难知道奥古斯丁会如何看待现代历史学家为他提出的主张。当然,他试图维护教宗大格利高里的权威,但是,他的努力实际上并不是很成功的。 这很可能是因为当时罗马人还没宣布教皇是「基督再地上的代理人」。事实上,直到一百多年后,我们才发现类似宣称的教皇,他断言(有一些尝试性质)他是「圣彼得再人间的代表」。这位教皇是格利高里二世。这个说法再圣波尼法斯(St. Boniface)在主后722念被祝圣为主教的誓词之中找到。基于这一主张的要求,实际上被英国人在言语和行动上拒绝,从那时候起一直到宗教改革。 教皇为其成为英国教会的权威要求所能提出的最好的理论依据是,他在教会的主教之中历来占据了首席的地位(平等中的首席)。这一主张——在东正教会的世界肯定会受到挑战——给他如此权威不过是主持大公会议的礼节性的权力。 教宗大格利高里差遣奥古斯丁去英格兰的方式也是说明了这一点:他没有宣称有权力祝圣奥古斯丁为英国的主教。相反,他要求高卢的一位主教——他的教区距离英国最近——为奥古斯丁祝圣,以表示对他个人的帮助。 这位高卢主教似乎并不愿意这样做。他肯定与英国教会有联系。这意味着他一定很清楚,他没有权力进行这样的祝圣仪式。无论如何,他让奥古斯丁犹豫了很久才最终——显然是相当不情愿地——接受了格利高里的恳求。 此外,直到奥古斯丁成功地在肯特郡的法庭上站稳脚跟,格利高里才真正给他送去了大主教的祭披(pallium),确立教区,指定他为 「罗马的人」,并暗示肯特郡(不是英格兰;因为肯特郡在当时是一个主权国家)是 「罗马的领域」。然而,格利高里也一定充分意识到,他在这方面的主张显然是不可靠的。 英国教会与罗马的关系与东正教会的关系一样,而且一直都是如此。事实上,罗马在八百年前就已经承认了这一点。 2、亚利马太的圣约瑟 自最早的记录以来,英国教会就宣称她是来自我们的主的叔叔,亚利马太的圣约瑟,在耶稣基督受难之后建立的。 在1409年法国和西班牙出于政治目的对其提出质疑之前,这一点从未受到过争议。然而英国教会的古老性是得到了五个教皇主持之会议得到确认:1409年比萨会议(the Council of Pisa)、1417年的康斯坦茨会议(the Council of Constance)、1418年森斯会议(the Council of Sens)、1424年锡耶纳会议(the Council of Sienna)、1434年巴塞尔会议(the Council of Basle)。这五个会议裁定英国教会是外邦人世界之中最古老的教会——尽管对于教皇来说,宣称法国和西班牙这两个强大有影响力的国家之教会是最古老的教会是在政治上最有利的选择。因此,似乎可以认为,支持英国教会古老性质的文件证据一定是压倒性的。 比较可悲的是,大部分证据已经被我们遗失,它们是在亨利八世解散隐修院的过程以及在17世纪英国内战期间被毁,这些文件被用来制作子弹。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证据遗留:古代威尔士的年谱、早期教会教父的著作、早期英国历史学家、考古学的发现和口传历史。这些都让人们相信,英国教会是由亚利马太的圣约瑟在之后36年至39年之间建立的,即在主复活之后不久。 现存最早的英国教会历史记录,是在很久之后才编撰的,吉尔达斯(Gildas)写于6世纪,兰达夫的梅尔格温(Maelgwyn of Llandaff)也是如此,他也被称为Melchinus,圣大卫的叔叔。 然而,从这些早期学者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写的是真正的历史,而且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非常古老的文献资料。例如,一些学者认为梅尔格温只是引用了一个更早的梅尔格温,被称为阿瓦隆(或格拉斯顿伯里)的梅尔格温,他在第一世纪生活和工作。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通过所谓的「口述历史」来重建英国教会的大部分早期历史。这是从神话和传说中精心筛选出来的历史记录,至少在早期,这些神话和传说是由文盲们口口相传的。众所周知,在没有阅读和写作的社会中,尽管如此,还是能够非常准确地将历史传给许多世代。因此,口述历史已被证明是一种有价值的学术工具,尤其是在社会历史领域。 以恰当谨慎的态度对待这些「口述历史」,它可以为学者们提供一个没有一手文献的历史事件之准确画面。 口述历史为以下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英国教会是由亚利马太的圣约瑟建立的,他在罗马人入侵英国前不久从本丢·彼拉多那里求得了基督的圣尸。关于圣约瑟出现在英国的传说是非常古老的起源。 值得询问的一点:为什么圣约瑟会来到英国?教会的一些早期教父记录说,圣约瑟与其他主要的基督徒一起遭受迫害,被迫逃离圣地。根据传说或口述历史:他逃到了英国,因为他是一个金属商人,经常访问不列颠群岛,对其非常了解。逃到英国是有道理的。在他应该到达的时候——大约公元37年——英国还不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罗马军队直到公元45年才入侵英格兰。而凯尔特人直到公元52年才被征服,当时他们的军事领袖卡拉多克(或塔西佗称他为卡拉塔库斯),西鲁里亚部族的王储,被背叛并被俘。 威尔士的学者认为,基督教在整个英国迅速传播的原因是:当地的德鲁伊宗教崇拜三位一体的神,其中一个人被称为 「Yesu」。此外,德鲁伊教的教义与《圣经》中的教义相呼应,其中包括人对上帝的责任高于对公民当局的责任。声称德鲁伊教是等待基督降临的基督教,可能有点儿胡思乱想。但有趣的是,罗马人通常对外国宗教信仰持宽容态度,在帝国时期,只有两种宗教信仰被正式打压:德鲁伊教和基督教。 这其中有多少是可以被科学证实的?不是很多。然而,在格拉斯顿伯里挖掘出了一座小型瓦砾教堂的遗迹,据说圣约瑟曾在此定居。据称,考古学证据将其追溯到公元42年罗马入侵前不久的时间。此外,还在威尔士卡莱恩的罗马堡垒中发现了基督教符号,该堡垒被认为在第一世纪末被摧毁。 可以记录的是,许多早期的教会教父都留下了文字,证实了基督教很早就来到了英国。他们包括公元96年,罗马第三任主教圣革利免;公元180年,里昂主教圣爱任纽;公元192年,迦太基的特图良;公元240年,安提阿的奥利;公元300年,提尔主教多罗特;公元320年,凯撒利亚的尤优西比乌。 如今,异端似乎被认为比正统派更值得信赖,所以这里有异端之撒伯流——公元220年被教宗卡利克斯图斯(Callixtus)绝罚——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第一个宣布基督教为其宗教,并以基督的名字自称基督徒的国家是英国。」 3、英国基督徒美女虏获罗马人之心 人们对建立英国教会的犹太流亡者的最早的皈依者知道多少呢?19世纪的摩根司铎(The Rev. R. W. Morgan)等人提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他们当中有英国王子卡拉多克(Caradoc)的近亲,而卡拉多克曾经与罗马的入侵者进行艰苦的七年多的游击战。 卡拉多克是志留人(译者注:古代英国南部的居民)的王储,根据威尔士年鉴,第一批的皈依者,包括他的女儿格拉迪斯(克劳迪雅)和尤金(Eurgain);他的儿子莱纳斯(译者注:Linus,此词汇和合本圣经翻译为利奴);以及他的妹妹格拉迪斯。 摩根和他的追随者们引用威尔士年鉴中的记载,认为卡拉多克和他的父亲布兰(Bran,在威尔士被称呼为真福布兰)在主后52年被罗马人俘虏之后,在罗马皈依了基督教。他们还断言,格拉迪斯嫁给了鲁弗斯·普登斯(Rufus Pudens)——罗马元老院的成员以及征服英格兰军队的高级指挥官——并且让他皈依了基督教。 ...

April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