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灰畫於額頭上

禮儀指南:大齋期

什麼是大齋期? 大齋期是從聖灰日(大齋首日、台灣聖公會譯為灰日,因本日是在禮拜散,因此也稱呼為聖灰禮拜三),持續40天,是一個禁食和祈禱的日子,目的是為復活節準備。 教會年曆的第一個循環的兩個核心(第二個循環是聖徒紀念日),第一個是聖誕節,第二個是復活節。 聖誕節期的準備節期是:降臨期。 復活節期的準備節期是:大齋期。 因此,大齋期持續40天,因此,它讓我們想起耶穌基督在曠野禁食、受試探的時間(馬太福音4:1-11)。 關於大齋期的計算方式,現在還是有一些分歧: 四十天是如何計算的。 是否包含主日。 大齋期是不是包含聖周。 有關大齋期的歷史和一些分歧的更多信息可以可以參考《牛津基督教會詞典》(Oxford Dictiona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在最初的三個世紀之中,為復活節準備的禁食時間一般不超過兩三天,這一點從優西比烏所記載的關於愛任紐的記錄之中可以看出來。第一次提及40天,大概是在尼西亞大公會議的時候,這個習俗可能起源自慕道友接受洗禮之前的預備時間,40天很顯然與摩西、以利亞等人的40天禁食聯繫在一起,甚至我們的主也又40天的禁食。儘管不同的教會還是又不同的計算方式。 目前大齋期的計算方式是從大齋首日(聖灰禮拜三)開始,一直持續到復活主日,不含其中六個主日,一共40天,這種方式開始於7世紀的羅馬。 為什麼不包含主日? 大齋期是禁食的時間,但是,主日是慶祝耶穌復活的時間,因此,應是歡樂;所以,主日是不禁食。在東正教之中,他們甚至禮拜六也是不禁食,因為禮拜六是主日的預備日。 大齋期的常見做法 祈禱 施捨 禁食/齋戒 關於大齋期的禁食,在早期的幾個世紀裏面,人們對於齋戒的要求非常的嚴格。每天只允許晚上吃一頓飯,並且絕對禁止吃魚和肉,大多數的地方還禁止吃雞蛋、牛奶與乳製品。從第九世紀開始,西方教會開始慢慢的放寬要求。 今天在羅馬天主教,人們只有在聖灰日和救主受難日要求必須遵守大小齋;在中國,經常會在春節遇到聖灰日,一般教區的主教會發布寬免令,在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間,可以免去齋戒要求。在東方教會,禁止肉、魚、蛋、乳製品仍舊非常常見。 現在西方教會,大齋期被認為是一個懺悔的時間,強調心靈的懺悔,通過放棄娛樂活動、施捨、比平時更多投入教會的活動而強調心靈的齋戒,而是肉體的禁食。 大齋期祝文 以下祝文選自1928年美國《公禱書》。 大齋首日 無始無終全能的上帝、不厭惡一切所造的、也赦免悔改人的罪。求主叫我們心裏痛悔自新、就切實的憂傷罪惡、承認過錯、才可以得慈悲的上帝、全備的赦免。這都是靠着我主耶穌基督。 阿們。 大齋第一主日 主為我們禁食四十晝夜。求主施恩典、使我們齋戒、叫我們的肉體得受聖靈的管束、順從主純善的感動、做事合義、成為聖潔、就將尊貴榮耀歸與主。主和聖父聖靈、惟一上帝、一同永生、一同掌權、世世無盡。 阿們。 大齋第二主日 全能的上帝、我們沒有力量救自己、是主知道的。求主外面保佑我們的身體、裏面保佑我們的靈魂、這樣、我們不遇害身體的禍患、也不存害靈魂的惡念。這都是靠着我主耶穌基督。 阿們。 大齋第三主日 求全能的上帝、顧念卑微僕人心裏所羨慕的、用威嚴的右手、保護我們脱離一切仇敵。這都是靠着我主耶穌基督。 阿們。 大齋第四主日 全能的上帝、我們因為作惡、理當受罰。還是伏求主施憐憫、賜恩典使我們得蒙寬免、並受安慰。這都是靠着我主耶穌基督。 阿們。 大齋第五主日 求全能的上帝、施憐憫、看顧主的子民。也求主常施大恩、管理保護我們的身體靈魂。這都是靠着我主耶穌基督。 阿們。 復活前主日/棕樹主日/大齋第六主日 無始無終全能的上帝、向世人發慈悲、特差遣聖子我救主耶穌基督、降世成人、也受死在十字架上、為要世上的人、都學他謙卑的榜樣。伏求主施憐憫、叫我們學他的忍耐、後來可以與他一同復活。這都是靠着我主耶穌基督。 阿們。

April 16, 2024

禮儀指南:大齋第四主日 喜樂主日

在教會年曆之中,降臨期和大齋期這兩個懺悔和預備的節期之中,存在一個稱呼為玫瑰主日(Refreshment Sunday),似乎像寶石點綴在其中。在這主日裏面懺悔的氛圍緩和了,因此,也被稱呼為喜樂主日。玫瑰主日在降臨期,是降臨第三主日,英文稱呼為Gaudete Sunday;大齋期則是大齋第四主日,英文稱呼為Laetare Sunday。 玫瑰主日是讓我們在這兩個懺悔的節期之中,放鬆一下我們緊繃的精神,讓我們從比較嚴厲的屬靈操練之中得到片刻的喘息,將鬱結的情緒轉變為更喜樂的期待。這種停頓,並不是完全脱離本節期重點,而是要提醒我們自己,我們的預備和懺悔是有目的的,它引導我們慶祝基督在聖誕節的降生和復活節的復活。 大齋期的停頓 大齋期第四主日,大概是這個懺悔的季節的一半,玫瑰主日提供了一個暫停,提醒我們旅途即將邁向終點,復活節快要到了!這是一個頂點,一個轉折點,在這裏我們看到了希望,減輕了陰鬱的情緒。它增加了我們的期待,提醒主給我們生活所帶來的喜樂,即便是在懺悔和預備的節期之中也是如此。 玫瑰主日提醒我們基督徒旅途的雙重性:悔改與寬恕、哭泣與歡笑、痛苦與喜樂的平衡。它提醒我們,即便是在我們準備、反省、懺悔的時候,我們也是滿懷喜樂來迎接信仰的偉大的奧秘:耶穌基督的復活。 喜樂 Laetare Sunday的名字是來自以賽亞書: 以賽亞書66:10 你們愛慕耶路撒冷的都要與她一同歡喜快樂;你們為她悲哀的都要與她一同樂上加樂。 Laetare是歡欣鼓舞的意思,是一個命令式,更像是一個含有熱情的勸誡:喜樂!在大齋期間,我們作為選民,被鼓舞,被敦促要喜樂!這段經文有力的為這一天定下了基調。它提醒我們,即便是在懺悔,自我否定的時候,也是有希望的。 因此,喜樂主日就像一座燈塔,引導我們的大齋之旅,並且應許給我們帶來喜樂和更新。它邀請我們停下來反思我們迄今為止的旅程。它加強我們的屬靈的操練,讓我們在大齋期之旅中繼續前進,走向復活節。 其他名稱 Laetare Sunday有不同的名稱。他是Mid-Lent Sunday,Refreshment Sunday,玫瑰主日(Rose Sunday),母親主日(Mothering Sunday)。 母親主日 在英國,大齋第四主日被稱呼為「母親主日」。在這一天,人們可以回到他們受洗的教堂,即「母會」。 在中世紀,母親主日是一個值得慶祝的事情,因為一般傭人可以在本主日回到他的「母會」。這也是他們能拜訪家人和朋友的時間。這可能是傭人唯一一個可以和其他親屬團聚的場合,因為身為僕人沒有其他空餘的時間可以和親屬團聚。 在母親主日這一天,兒童和年輕人會習慣於在去教堂的路上採摘野花,把它們放在教堂裏面,然後禮儀結束後送給他們的母親。這種傳統,可能是後來世俗的母親節的來源。 玫瑰主日 大齋第四主日,也被稱呼為玫瑰主日,因為這一天聖品人穿着玫瑰色的祭披,這與大齋期通用的懺悔紫色不同。玫瑰色提醒人們,要懺悔和預備復活節之中要換歡欣喜樂,在視覺上提醒人們,基督復活所帶來的希望和光明。 慶祝的方式 參觀你的「母會」,就像英國人所行的。 給母親鮮花和小禮品。這種行為與歡欣的主題完美的聯合子啊一起。 點燃玫瑰的蠟燭。在祈禱的時候,或者用餐的時候點燃它,用視覺提醒我們今天是什麼日子。 用玫瑰色裝扮你的桌子。 製作一個,或者吃一個玫瑰色的甜點,例如,粉色的馬卡龍。

April 16, 2024
公禱書

禮儀指南:《公禱書》之入門

如果你對聖公會感覺好奇,那麼,你就會了解到她有一本特殊的書——《公禱書》,因為是:Book of Common Prayer,縮寫為BCP,或者是Prayer Book。中文世界之中,也翻譯為《公禱文》等。 《公禱書》 根據題目,當你通過谷歌搜索的時候,你會發現大量的《公禱書》,並且是用年份來標記,例如1549年《公禱書》,1662年《公禱書》,1979年美國《公禱書》。那麼,哪一本《公禱書》是官方的《公禱書》呢? 如果你可以通過了解安立甘宗的歷史,並且自行研究公禱書,可以根據你的判斷來使用。在這裏假設,你參加的是持續安立甘教會,使用的是1928年美國《公禱書》。當你翻開《公禱書》的時候,你會發現目錄非常的豐富。並且會發現很複雜,我應該如何使用這本《公禱書》呢? 那麼,本指南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讓想要使用《公禱書》的人有足夠入門的信息。 注意,因為是中文介紹,因此,在這裏所使用的——即後面提及頁書的《公禱書)——是1928年美國《公禱書》的中譯版本,是1932年美國聖公會在上海所翻譯的《公禱文》,2018年「安立甘傳統事工」重排印刷版之版本。 如果想要獲得原版的PDF,可以訪問以下鏈接獲取:http://www.mammana.org/bcp/chinese/shanghai1932/。 什麼是《公禱書》? 簡而言之,《公禱書》是全世界聖公會教堂(包括普世聖公會和持續安立甘教會,只要其統緒可以追溯到英國國教的教堂)的綜合禮儀手冊。它塑造了聖公會的崇拜方式和信仰內涵。在近500年來,它也塑造了英語世界之中基督教崇拜的模式。 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馬斯·克蘭麥(Thomas Cranmer,1489-1556 年)是1549年第一本《公禱書》以及1552年修訂版的主要負責人。從第一本《公禱書》問世開始,後續的版本都是由教會的領導者集體制作與修訂。 第一本《公禱書》出版於1549年,並且於1552年、1559年、1604年和1662年進行了修訂。1662年《公禱書》至今是英國聖公會官方的祈禱書,並且成為後來後來普世安立甘教會之《公禱書》的典範。下面鏈接有全套1662年《公禱書》禮儀示範:https://www.pbs.org.uk/resources/videos/。 《公禱書》的內容 《公禱書》包含了安立甘宗之教堂內舉行的,幾乎所有的禮儀。這些包括: 日課祈禱:早禱文、晚禱文。 特別禮儀:大齋首日懺悔文 主日聖禮:施聖餐文 一生中舉行的禮儀:從洗禮、堅振、婚禮、葬禮。 派立禮儀:派立會吏/執事、會長/司鐸/神父、主教。 教會服務:為病人、為婦人產後感恩、授立牧正等。 通常《公禱書》還包括: 幫助你遵守禮儀年的説明。 隨時禱文和隨時謝文:為各種事項祈禱和感謝的禱文。 詩篇:包含完整的150篇詩篇,並且平均分為60份,每日早晚各誦讀一份。 教會問答:教授信仰基本知識。 經課表:讓閲讀者知道在上述服務之中所需要誦讀經文的文本,選擇經文段落在哪裏。 如何獲得《公禱書》? 對1549年第一本《公禱書》來説,它是相對於教會傳統祈禱內容的簡化!克蘭麥大主教借鑑現有的禮儀傳統和手冊,在1549年編訂第一本《公禱書》。它的目的是成為聖品人和平信徒一體化的資源。 由於,現在安立甘宗不僅僅是英國的國教,更是一個普世的大宗派,因此,《公禱書》也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大家族,它們的共同根源是1549年《公禱書》。每一本《公禱書》都是有不同的故事和歷史。例如美國《公禱書》歷史和新西蘭《公禱書》之歷史是不一樣的。 美國的《公禱書》 從1549年第一本英文《公禱書》以來,安立甘宗的禮拜就根植於《公禱書》的傳統之中。第一本美國《公禱書》是在1789年由第一節美國聖公會總會批准。它是基於1786年試用的《公禱書》(Proposed Book of 1786)、1662年《公禱書》、1764年蘇格蘭聖餐禮規而編訂的。美國聖公會《公禱書》的修訂過程,產生了1789年、1892年、1928年和1979年版《公禱書》的出版。 之所以以蘇格蘭為參考之一,是因為美國聖公會的第一任主教撒母·耳西伯裏 (Samuel Seabury) 於1784年由蘇格蘭主教祝聖,因為英國國教要求其主教效忠王室,很顯然對於剛剛經歷過獨立戰爭的美國聖公會來説是不可接受的。因此,他們就尋找到了蘇格蘭的主教派立了美國聖公會的主教,那麼,要求就是要在美國聖公會的《公禱書》之中加入蘇格蘭《公禱書》的元素。因此,這種影響力持續存在,一直延續到現在的美國聖公會《公禱書》之中。關於公禱書的歷史,可以參考艾倫·雅各所寫的: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 A Biography。 為什麼安立甘宗教友如此激烈地爭論關於《公禱書》? 一方面,安立甘的司鐸們認為爭論《公禱書》之版本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我們希望更多安立甘宗教友,能花更多的時間來擴展和豐富上帝的國度,而不是抨擊不同的《公禱書》。 但是,安立甘宗所堅持的:祈禱的律,就是信仰的律。拉丁文為:lex orandi, lex credendi。意思就是説,祈禱的法則,決定了信仰的法則,因此,祈禱內容很重要。 當基督徒聚集在一起祈禱的時候,他們使用的語言表現了他們的神學,同時也是塑造了他們的神學與生命。因此,對《公禱書》的關注是有充分的理由,並且要注意《公禱書》之細節的變化。因為這些修訂會影響後來之人的神學。 選擇哪一本公禱書? 這個取決於你的立場,是現代的,還是傳統的。如果是傳統的,按着出版的年份,一般是1662年BCP;如果是持續安立甘教會(安立甘公教會等)則是1928年美國《公禱書》,如果是普世聖公會,則是採用類似美國1979年《公禱書》。注意的是,在傳統上,日課部分被通稱為「日課經」(breviary),與用於聖餐禮儀的「彌撒經」(missal)相對應。公禱書,則是包含了這兩部分的內容,既有日課的祈禱,也有聖餐禮儀。 1662年《公禱書》 如果你追求安立甘最官方的《公禱書》,那麼1662年《公禱書》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它仍舊是現在英國聖公會的官方《公禱書》。如果你想學習所有的公禱書,建議可以購買牛津經典版《公禱書》合集:1549、1559、1662(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 The Texts of 1549, 1559, and 1662)。 ...

April 16, 2024
克蘭麥大主教與公禱書.

禮儀指南:《公禱書》之起源

《公禱書》是英國偉大的發明,它滋養了英國人的各種狀態,並且支撐着教會,而且效果顯着。 在《公禱書》之前,英國教會的祈禱和崇拜,和其他中世紀的教會一樣,都是使用拉丁文。而《公禱書》改變了這一切,歷史上第一次讓世界各地使用英語的人,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祈禱。 《公禱書》之中文字已經成為英語之中非常熟悉的一部分,並且是《牛津語錄詞典》之中,引用的次數僅次於聖經的書籍。就像《英王欽定本聖經》和莎士比亞的作品一樣,《公禱書》之中很多的單詞和短語已經進入流行文化。 它不僅僅在整個英語世界被廣泛的使用,而且以多種變化的形勢,出現在50多個不同國家的教堂,並且以150多種不同語言呈現。甚至路德宗、衞理公會和長老會都借鑑了《公禱書》,婚禮和喪禮之禮儀也融入其他教派的禮儀之中。 那麼,影響如此之大的書,是如何開始的呢? 克蘭麥 英國國教和《公禱書》背後奇怪,而且複雜的歷史都是圍繞着一個人:托馬斯·克蘭麥大主教。他是英國宗教改革時期,最有影響力的領袖,並且在編訂僅次於《英王欽定本聖經》的《公禱書》之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克蘭麥是教會歷史上非常複雜和矛盾的領袖之一。他的影響力跨越了亨利八世、愛德華六世、瑪麗一世三個國王的統治時期。他是一位接觸的神學家和教會人士,是挺身而出的領導者,但是,也有軟弱的時候。然,他對教會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生活與時代 克蘭麥於 1489 年 7 月 2 日出生於諾丁漢的一個貧窮家庭。克蘭麥於 1510 年在劍橋Jesus College學習,預備成為神職,但在與當地酒館老闆的女兒結婚後失去了神職資格。但是,他的妻子因難產而去世之後,他被學院重新錄取並全身心投入學習。在劍橋,克蘭麥是一名出色的神學生,並最終於 1523 年成為一名司鐸。 一場瘟疫迫使克蘭麥離開劍橋前往埃塞克斯(Essex),在那裏他引起了國王亨利八世的注意。從那裏,克蘭麥前往德國更多地瞭解新教路德宗的改革運動,在那裏他遇到了路德宗的改教家安德烈亞斯·奧西安德(Andreas Osiander),他的神學和思想對他產生了影響。克蘭麥在德國遇見了奧西安德的侄女瑪格麗特並與之結婚。 亨利八世召克蘭麥回英國,併成為新的坎特伯雷大主教。1533 年3月30日,克蘭麥被任命為坎特伯雷大主教,從此開始了一種不尋常的關係,克蘭麥和國王互相利用對方來實現自己的個人目標和野心。國王經歷了一系列的婚姻和離婚,並尋求克蘭麥的幫助來獲得許可。天主教會不允許這樣做。克蘭麥同意相信國王是上帝對英格蘭的主權統治者,而不是教皇。這開始了國王一系列的婚姻和離婚,並被證明是英國曆史上最具爭議的時期之一。 克蘭麥不是傻瓜。他利用他新發現的宗教影響力在整個英格蘭公開擁抱和推廣宗教改革理想。托馬斯·克蘭麥小心翼翼地圍繞着自己立場的政治,並能夠推動逐漸導致英國國教改革的變革。克蘭麥於 1539 年贊助了《大聖經》,在年輕的愛德華六世(Edward VI)的統治下,克蘭麥被允許對教會進行他認為必要的教義變革。 公禱書 克蘭麥最偉大的成就是在 1549 年實現的,他組織編訂了《公禱書》。克蘭麥和一個由十二名「最有學問、最謹慎的主教和其他有學問的人」組成的委員會,根據各種來源彙編了這本《公禱書》,包括早期教會的禱文、羅馬教會和東正教的禮文,以及中世紀的私人祈禱。他們將其中許多資料翻譯成英語。1553年6月,愛德華六世同意克蘭麥的「四十二條綱領」(42 Articles)。而這是1563 年伊麗莎白統治時期頒佈的「三十九條綱領」(39 Articles)的基礎。 接受火刑 愛德華六世去世後,托馬斯·克蘭麥支持簡·格雷女勳爵(Jane Grey)作為繼承者。在她統治九天之後,羅馬公教信仰者女王「血腥」瑪麗將其推翻,登基為王。瑪麗女王以叛國罪對他進行了審判。經過長期審判和監禁後,他被迫向公眾宣佈他支持新教是錯誤的,其目的是為了狙擊其他新教信仰者。 1554 年 3 月,克蘭麥為自己的宗教觀點辯護。但是,他的觀點被羅馬公教宣佈為異端,並命令他放棄自己的信仰並宣佈支持羅馬公教。 事情發生了一個有趣的轉折,克蘭麥私下放棄了信仰。1556 年 3 月 21 日,克蘭麥被要求在公開場合做了同樣的事,但他拒絕了,因此在這一天被作為異端分子燒死在火刑柱上。 1556 年 3 月 21 日被處決時,他撤回了放棄信仰的宣言,並宣揚了宗教改革信仰的真理。他把手放在火裏,那隻手是他虛假地簽署放棄信仰的手,説道:「這冒犯了!」 克蘭麥絕不是一個完美的領導者。儘管他支持一位世俗的國王,並且曾有放棄了自己信仰的事情,但他仍然是宗教改革中最有影響力的領導人之一。他領導撰寫了有史以來最美麗的靈脩書籍之一《公禱書》,該書已被世界各地無數的人閲讀使用,並且至今深刻的影響着基督徒。

April 16, 2024

歌罗西书 第4章

1你们作主人的,应当公公平平地待奴仆,因为知道,你们也有主在天上。 祈祷与为人 2你们应当常常祷告,祷告的时候,儆醒不倦,感谢主恩。3又为我们祷告,求上帝给我们开传道的门,使我们能讲基督的奥妙,我也为此落在捆锁之中,4并叫我能用所应当说的话,讲明这奥妙。5你们应当爱惜1光阴,用智慧与外人交往。6你们的言语应当常常带着温厚,如同用盐调和,便可知道怎样回答各人了。 结论 介绍送信人 7我亲爱的兄弟,忠心的执事,和我一同事主的推基古必要把我这里的事都告诉你们。8我差他到你们那里去,要叫他知道你们的事,安慰你们的心。9又差你们的同乡,忠信可爱的兄弟阿尼西母与他一同去;他们二人必把这里的事,都告诉你们。 问安与祝福 10与我一同坐牢的亚里达古并巴拿巴的外甥马可问你们安。论这马可,你们已经受了吩咐;他若来到,应当接纳。11耶数又名犹士都的问你们安。这三个人是受割礼的2,惟有他们为上帝的国,与我同劳,使我心里安慰。12你们同乡,为基督仆人的以巴弗问你们安。他常常为你们竭力祷告,愿你们完备充足,站立得稳,凡事合乎上帝的旨意。13他为你们和老底嘉并希拉波里的人,甚有热心,我可以作见证。14可爱的医生路加和底马问你们安。15请问老底嘉的弟兄和宁法,并他家里的教会安。 16你们念了这书信,就交给老底嘉的教会、叫他们念;你们也当念从老底嘉来的书信。17你们应当对亚基布说:「须要小心尽你从主所受的职分。」 18我保罗亲笔问你们安。你们应当记念我身被捆锁。愿你们都蒙恩惠!阿们。 或作:买回。 ↩︎ 或作:受割礼的只有这三个人。 ↩︎

April 16, 2024

歌罗西书 第3章

相称于基督的生活 信友生活的理想与实践 1你们既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上帝的右边。2你们要思念在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在地上的事。3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上帝那里。4基督是我们的生命,他显现的时候,你们也必在荣光里同他显现。 5所以,应当灭绝你们在地上的肢体所作的罪;就是奸淫、污秽、邪情、恶欲,贪婪——贪婪与拜偶像是一样的罪。6上帝的震怒必因这些罪恶,临到悖逆的人。7你们在这罪恶中活着的时候,也常如此行。8如今应当将这一切的罪,以及忿怒、怨恨、狠毒、毁谤,并口中污秽的言语全行除掉。9不要彼此谎言,因为你们已经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10变作新人,就是照着造人的上帝的形象更新了,可以有智慧。11这样的人,并没有希腊人和犹太人,受割礼的和未受割礼的,化外人、夷狄人、为奴的,自主的分别;惟有基督在万有之上,作万有之主。 12所以,你们既被上帝拣选,作圣洁、蒙爱的人,就应当存慈悲、善良、谦虚、温柔、忍耐的心。13若弟兄向弟兄有错,就当彼此容忍饶恕;基督已经饶恕你们,你们也当这样。14在这几样之外,又当存爱心,因为爱心是众善的纲领。15愿上帝所赐的平安在你们心里作主,你们蒙召成为一体。你们原为得这平安,又要常常感谢主恩。16你们应当把基督的道理,充充满满的存在心里,凡事都有智慧,用诗篇、颂词、灵歌,彼此教训劝勉,心中感恩称颂主。17你们无论说话行事,都要遵着主耶稣的名,藉着他感谢父上帝。 家庭的职责 18你们作妻子的,要顺服丈夫,这是为主之门徒理所应当的。19你们作丈夫的,要疼爱妻子,不可虐待她们。 20你们作儿女的,应当凡事听从父母,这是主所喜悦的。21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失了志向。 22你们作奴仆的,应当凡事听从世上的主人1,不要像讨人喜欢的,只在眼前事奉,是要敬畏上帝,存心诚实。23无论作什么事,都当出于诚心,像是事奉主,不是事奉人;24因为你们晓得,从主那里必得基业为赏赐。你们原是事奉主基督的。25那妄为的人必要受妄为的报应;主并不是以貌取人的。 原文:作按肉体作主人的。 ↩︎

April 16, 2024

歌罗西书 第2章

1我愿你们晓得,我为你们和老底嘉人,并一切没有见过我面的人,是何等恳切尽心;2要叫你们心里安慰,彼此亲爱,互相联络,可以丰丰满满得着深厚的智慧,知道父上帝和基督的奥妙。3所有的智慧知识都积蓄隐藏在基督以内1。4我说这话,免得有人用巧言迷惑你们。5我身虽不在你们那里,心却在你们那里,看见你们有次序,坚坚固固地信基督,我就欢乐了。 惟在基督内方可得救 6你们既归服2了主耶稣基督,就应当遵他而行。7你们根本在他,被造也靠他,又在你们所习学的道理上信心坚定不移,并且信心越发增长,感谢主恩。8你们应当谨慎,恐怕有人不遵基督,按着人间的遗传、世上的小学,用偏学空言夺了你们的心意。9因为上帝充满的盛德,都在基督身体里面3;10基督是各样执政掌权的元首。你们也靠他得以完全,11并且与他连属,受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礼,乃是基督使你们脱掉肉身一切罪孽的割礼。12你们受洗,便与基督一同葬埋;你们受洗,因为信上帝叫基督从死里复活的大能,也与基督一同复活。13你们从前是外邦人,顺从私欲,在罪恶之中如同死人一般。现在,上帝叫你们与基督一同活着,已经赦免你们一切的罪恶,14涂抹所写的拘束我们的规条4,就是定我们的罪的,并且全行除掉,钉在十字架上,15打败一切执政的、掌权的,将他们掳来,明示众人,仗着十字架夸胜。 16所以,人不应当因为饮食、节期、月朔、安息日议论你们。17这都是后事的影像,那形体就是基督。18不要被人诱夺你们的奖赏。这等人故作谦虚,敬拜天使,窥探没有见过的事,随着私欲的心妄自尊大,19不爱戴元首;这元首本是全身所靠的,因着筋节辅助联络,能按上帝的旨意,日渐增长。 20你们既与基督同死,脱离了世上的小学,为何像在世俗中活着,21仍顺服那「不可近、不可尝、不可摸」等类的规条呢?22这都是照着人所吩咐,所教训的,所禁止的物,使用的时候都必败坏。23那规条使人行非分的礼拜,故作谦虚,不惜己身,不自重,毫无所益,惟有顺从自己的私欲。 或作:在这奥妙之内。 ↩︎ 或作:承受。 ↩︎ 或作:都有形有体的住在基督里面。 ↩︎ 或作:律法。 ↩︎

April 16, 2024

歌罗西书 第1章

致候辞 1遵上帝旨意,为耶稣基督的使徒保罗,同兄弟提摩太,2写书信给在歌罗西的诸位圣洁忠信,事奉基督的弟兄。愿你们从我父上帝并主耶稣基督得着恩惠平安。 感谢与代祷 3我们感谢上帝,就是我主耶稣基督的父,常常为你们祷告,4因为曾听见你们信基督耶稣,并爱众圣徒。5因为你们有可盼望的好处存在天上;就是你们从前在福音真道上所听见的。6这福音传给你们,也传给天下,并且使人结成善果,如同在你们中间,自从你们听见福音,真知上帝恩惠的日子,结成善果一般。7这道是你们从我所爱的同事以巴弗学到的。他为你们作了基督的忠信的仆人,8也告诉我说,你们被圣灵感动,常存爱心。 9因此,我们自从听见的日子就为你们不住地祷告祈求,愿你们得着圣灵所赐的智慧悟性,尽知上帝的旨意,10叫你们所行的都合乎主,都蒙主喜悦,凡事能结成善果,越发明白上帝。11照着他荣耀的权柄,得着各样的能力,可以凡事欢欢喜喜地常忍久耐。12并且感谢父,因为他使我们能与众圣徒有分,同得光明中的基业。13又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将我们迁移到他爱子的国里去。14我们因爱子得蒙救赎,赦免罪恶,这都是靠他流血之功。 基督为万有的根源与终向 基督的位分 15他是不能看见的上帝的像,是首生的,在万物之先。16因为万物都是靠他创造的,无论天上的、地上的,有形的、无形的,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都是靠他创造,也是为他创造。17他在万物之先;万物靠他而立。18教会是身体;他为元首,又为元始,是首先从死里复活的。如此,他就可以凡事居首位。19因为天父喜欢叫充满的德能存在他里头,20又因他在十字架上流血成就了和平,便叫万物无论在天上的,在地上的,都因他与自己复和了。 21你们从前作恶,远离上帝,心里与他为敌;22如今。上帝因耶稣肉身受死,叫你们与自己复和,都成圣洁,没有瑕疵,无可责备的站立在上帝面前。23只要你们恒心信主,坚定不移,不失去福音的盼望,这福音就是你们所听过的,也是传与天下万人的。我保罗也作了这福音的执事。 使徒的任务 24我现在为你们受苦,反觉欢乐,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在我身上补满未曾受尽基督的患难。25我作了教会的执事,照着上帝为你们所赐我的职分,是要遍传上帝的道理。26这道理就是历世历代隐藏的奥妙,如今与他圣徒显明了。27因为上帝要叫圣徒晓得这奥妙传在异邦人中间,有何等丰富的荣耀。这奥妙就是基督在你们心里,使你们可以盼望得荣耀的。28我们也传基督,用诸般智慧,劝戒各人,教训各人,要使各人因信基督耶稣得以成全,站立在上帝面前。29为此,我照着主在我心里运用的大能竭力勤劳。

April 16, 2024

安立甘憲章

莊嚴聲明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我等持續安立甘教會之主教1、司祭及各教區會議之平信徒代表,為回應《聖路易斯宣言》之召喚,賴上帝之助佑與護庇,齊聚於此,共襄未來,茲第一次安立甘公教大會。現釐定如下對於重構必將強健我等教會肢體之神聖律法所必需之事項。大會旨在借此建立牢固而健全的合一和牧養,並保存我等經由英格蘭教會所接受的至公至一之大公教會和使徒教會之共同遺產。作為英格蘭教會之子女,為教會在這些土地上的福祉,我等在此,謹向全能之上主表示最謙卑和最衷心的感謝,願主悅納我等承上主聖意而合而為一的教會,使我等如古時的大公教會一樣,合一為基督的肢體。我等今祈借聖靈之引導與扶助,賴上帝獨生子之名,以成其地上國度之本固枝榮。 於本憲章伊始,我等公開希求避免一切誤解,並鄭重宣佈我等起草憲章所循之原則如下: 1、持續安立甘教會應成為並期望成為,恆常與世界各地始終篤信使徒統緒(包括男性主教、司祭、執事)之安立甘教會完全共融之教會,並聯合在基督的頭下,共同構成完整不可分割的基督肢體,成為真正使徒所傳聖而公之教會之團契。 2、我等堅定持守基於《聖經》的惟一信仰,和惟一至聖大公教會七次大公會議確定之所有信理。 3、我等接受舊約與新約同為聖經正典,承認兩者都是上帝親授的教導,包含一切救贖所必要之道。 4、必借由擁有基督親傳之使徒統緒之神職,行上主所命定之聖禮。 5、必借同一主耶穌基督和同一聖靈,敬拜引導世人進入一切真理之獨一至聖聖父。 6、為維持合乎聖經及使徒傳承之聖公教會牧養,並將其聖理完璧傳於我等之後裔。誠如主之聖言所授,亦如本教會在《公禱書》中所領受並闡明的,我等決意借由上帝之助佑,持守基督之教諭、七件聖事及各項律法。 7、除已經或理應成為本教會一員之人,我等絕不期望強加任何控制或權威。 基於上述原則,我等將謙卑獻身於上主之引導,並堅定倚靠上主恆久之祝福與憐憫。我等向賜和平與合一之主謙卑祈禱,願主永遠與我等同在,求主煉淨我等之私心,潔淨我等之意念,指引我等之判斷,賜我等更有能力為基督聖而公之使徒教會之正信與主地上國度之擴展竭盡綿薄。念茲在茲,我等堅信已蒙上主聖召,據以上原則,乃成此憲章。 序言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們。 安立甘公教會是耶穌基督至公至一之使徒教會之一員,並忠貞地持續著安立甘傳統。本教會支持1962年加拿大版和1928年美國版《公禱書》中闡述的歷史性大公教會的信仰、使徒統緒、正統的敬拜及福音的見證,並無條件堅定不移地接受惟一聖而公之教會的所有信理與傳統,其教義包括男性主教、男性司祭、男性執事、尼吉亞信經、阿塔拿修信經、古大公教會主教和博士之著作,特別是由經前七次至公至一之普世大公教會會議所確定的部分。 古安立甘教會所接受並傳於我等之普通法2,無論是習慣法3或教會成文法4,我等均完全接受並自覺受其約束。 第一條 教會之名稱 本歷史性教會之名應為「安立甘公教會」(The Anglican Catholic Church) 第二條 教區 第1節 教區的基本結構 本教會各教區均應依以下章程、教規或兩者並用,合理組織: (A)正權主教:任一教區均應有一位具有使徒統緒之主教,並且該主教擁有並行使古典教規及傳統所承認之權柄、職能及管理權,以便主教依本憲章規定,按上述教規與傳統行事及行使職權。 (B)教區議會:任一教區均應設一個議會,該議會擁有並行使立法管轄權,該議會由三個機構組成,即: (1)該教區之主教 (2)所有其他居住在該教區之神職人員 (3)每一個與本教會相關之教堂的平信徒代表 該議會之立法管轄權必在上述三機構均一致同意的情況下,由議會集體行使。 該立法管轄權應服從並不得違反古典教規、本憲章以及依本憲章制定之教規。 在任何議會中之任何法令或決議,皆必經由該教區之主教同意方能生效,該同意權不容忽視且無重大事由不得否決。任何否決該權力的理由必須經由書面提出。 (C)教區法庭或主教團法庭:任一教區均應設教區法庭或主教團法庭,以借此行使該教區之司法權,且該法院在該教區內對下列事項有司法管轄權: (1)審理除主教之神職人員及平信徒違反教會律法及法規之行為 (2)有關本憲章與教會規程之磋商 (3)其他教會事宜 依教會教規,出自教區法庭之上訴可由教省法庭受理。 第2節 關於教區立法管轄權的保留 本憲章未作其他規定之所有立法管轄權,以及根據本憲章制定教規之權力,均應保留給各教區。 第3節 主體及構成之異同 包括任何教區、宣教省、宣教區或本教會的其他司法轄區在內,隸屬於原屬教省的情況除外,各教區均可自由繼續以任何名稱命名其教區議會及教區法庭或主教團法庭,並可指定其構成及權限,視情況,根據當地迄今為止之習慣法或慣例,也可以上兩權力兼有。 第三條 接納和設立新教區 第1節 新教區建立之便宜從事 新教區可經由一個或一個以上現有教區的同意,即可在其教區屬地內設立;亦可經由對該領土行使傳教管轄權之地方教省議會同意,在非現有教區的屬地上設立。 各教區和教省應採用與本憲章一致之地方憲法或教規,以便建立新教區。 若適當數目之教會及司祭請求同意設立一個符合本條規定之新教區,任何教區或教省不得無理拒絕或延遲該陳情。 第2節 新教區之臨時及永久治理 每當借由一個或多個現有教區的屬地建立一個新教區之時,其憲法與教規應自那些供該新教區募集初始教會較多之教區中產生;如果不能確定這些教會的數量,則新教區應採用供該教區募集任何初始教會之最古老教區之憲法與教規。除非受新教區社會環境所限,則該地方憲法與教規之沿用需依此例,直到該新教區有機會通過自身之憲法或教規,或新法及新規與舊法及舊規兼容並用亦可。 當新教區在非現有教區一部分的屬地建立時,應根據臨時憲法或教規又或者兩者兼用進行運作,直到該教區通過了永久憲法或教規,也可臨時憲法或教規及永久憲法與教規兩者並用。 第3節 新教區之規模 每個新教區應有不少於5名司祭,且應由不少於10個獨立教會組成。在新教區成立前之六個月內,應持續擁有不少於20名已正式受洗的成年會眾,且其中應有不少於10名傳道人。但是,新教區的建立不得導致其原有教區之規模縮減至低於15個獨立教會或少於8名常駐正規司祭。 第4節 教區之屬地毗連 每個教區應形成一個領土毗連之單位,其中,截至1978年9月21日前未有教區屬地且已隸屬於本會之教會,可延續其隸屬關係直至1980年聖靈降臨節之第一個周日。屆時,以上教會應各自隸屬於其所在地之本會教區。 第5節 通過教區議會分配屬地 接受本憲章之教區議會應依據教規為所代表之各教區分配屬地,並應為建立新教區以及在其他地區行使主教權力作出適當規定。 ...

April 15, 2024

三一主日後第七主日祝文

全能全力的主上帝,萬善萬德都是本乎主,也是主所賜的。求主將敬愛主名的盛德,種在我們心中,加增我們真正的虔誠,用諸般厚恩栽培我們,又求主發大慈悲,叫我們常受這恩不致失落,這都是靠著…… LORD of all power and might, who art the author and giver of all good things: Graft in our hearts the love of thy Name, increase in us true religion, nourish us with all goodness, and of thy great mercy, keep us in the same. Through etc. 這篇祝文一開始就陳述了上帝全能,即他的「全能」和「全力」。但是,第二句又轉向上帝的恩賜:上帝的全能全力和他是「萬善萬德」的創造者和施予者,這一事實相協調。上帝的能力與上帝的美善相平行,完全共存,並且互相滲透。事實上,兩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在人類世界之中,權力和美善往往是不一致的:有權力的人往往不是好人,而好人往往顯得無能為力。基督教的信仰認為,上帝是善的,也是全能的。這是首要和終極的現實。 祈禱一開始就使用了聖經和保羅所用詞彙嫁接的形象,以及《聖經》中同樣強調上帝之名。祈禱之中,祈求神聖的園丁「將敬愛主名的盛德」種植在「我們心中」。人類內心之種子因罪而發育不良和扭曲,但,上帝卻能改善我們,首先給我們接上一個新的果實或力量的原則,一個新的枝子或者肢體,它比我們現在的樣子更健全。或者説,上帝把更符合我們本意的東西移植到我們身上。上帝的新創造實際上是一種恢復;恩典是一種更新的禮物。如果原物和嫁接之物完全不相容,嫁接就不能成功。隨後提到了栽培,延續了園丁的形象:被恢復的植物需要照料、澆水和餵養。 這裏有一個各有的懇求的雙關語:全能全力與創造施予。這兩個並且,並且延伸到本祝文的每一個部分,似乎是一個2X2的正方形。 祈禱進入一個更加廣闊的三重請求,然後通過第四重請求進一步擴展,請求上帝「發大慈悲」,保守我們「常受這恩不致失落」。也就是説,這禱文最後一個請求是,上帝的慈悲能使我們堅持不懈的享受之前所請求的三件事情。因此,重述祈求就是:因為恩典,我們能保持對上帝聖名的愛,保守真正的宗教信仰,保持一切善行。上帝就是愛的園丁,真正的宗教就是花園,善良就是花園的果實。 作者:馬可·哈弗蘭大主教及都主教。原文鏈接:https://anglicancatholicliturgyandtheology.wordpress.com/2019/07/31/collect-for-trinity-vii/

April 1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