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之云(十六)真诚悔改的罪人

真诚悔改的罪人,如蒙受静观的恩宠,很快就能到达静观的成全之境。 静观是获得恩赦的最妥途径。 不论人犯了什么重罪,都能悔改。如果他感觉上主的恩宠吸引他去度静观生活(只要他信从神师及辅导的指引),没有人可指责那以谦逊的爱,在「不知之云」的黑暗中,伸手向主的人为妄想者:主耶稣不是曾向那蒙召度静观生活、悔改的罪人代表玛利亚,说了这句话:「妳的罪已蒙宽赦」。祂说这话难道只因玛利亚对过去所犯的罪耿耿于怀?或是因为她看到过去的可怜状况而感到惭愧?或是因为看见她深深痛悔?都不是,是因「她爱得多」。 请你特别注意这点。因为这里你可看出静观的爱,对上主有多大力量。我老实对你说,它比任何力量都大。没有错,玛利亚也真心痛悔,痛哭所犯的罪,对过去的不堪深感惭愧。同样,我们一生习惯犯罪,真是同样可怜;应诚实地对过去痛悔,对不幸的回忆深表羞愧,心中默默地承担一个无形的包袱。 那么,怎样办呢?玛利亚所做的,一定是最好的办法,真的,她终生不断为自己的罪感觉歉意。不过,圣经指证她最大的歉意倒不是她的恶劣行为,而是没有好好地爱。是的,为这缘故,她悲伤得几乎要死,渴望爱得更多。虽然她已爱得很多,在她自己看来,那爱仍小得可怜。请不必惊奇:越爱,越渴望爱,这是任何相爱的人都有的同感。她心中明白自己是罪人中最不堪的一个,她理会她的恶劣行为曾使她离开可爱的上主。为此,她现今悲伤,为爱的失败而忧伤。她做什么呢?你想她必然会从渴慕的高岗上降到罪恶生活的深处,在泥沼污水坑里去查究她犯的罪,一一仔细去亮相,为能刻意激起痛悔的泪吗?并不如此。为什么不呢?上主在她内心深处,用恩宠指示了她,使她明白这个办法不足采用。单凭眼泪去邀请宽赦,不久后她又会重新犯罪的。 为此,她贯注爱与渴望紧紧系于那「不知之云」,去爱那不能用理性之光清楚认识、或凭甘饴的热情所能感受的那一个上主。她专心致志地这样爱着,以致她屡次忘了自己是罪人或是无辜者。真的,我认为玛利亚如此热爱吾主耶稣的天主性,几乎不理会坐在她面前的耶稣的人性、以及祂所说的话了。从福音的记载来看,玛利亚已全然忘掉物质与精神界的一切了。 返回「不知之云」

May 27, 2024

不知之云(十四)今世不成全的谦逊,为成全的谦逊铺路

虽然我称它为「不成全的谦逊」,却并不意味着认识自己的真面目没有多大价值。相反的,即使天朝众天使和圣人,连同世上教会内不同圣德的全体修道人和在俗教友,都为我在谦逊上的进步而祈祷,也无法像一份自我认识那样帮我在修谦德上进步更多更快。实际上,要到达成全的谦逊,绝少不了自我认识。 为此,切勿因谋求认识真我的辛劳麻烦而退缩。我确信一旦你认识了自己,经验上主本身的美善与爱情也就快了。当然,那还不是完整的认识,这为人是不可能的,甚至也不像你将来在永恒的喜乐中认识的那么完整,但毕竟是人世中可能获致的那种完整的认识。 我之所以说明这两种谦逊的目的,并非要你在追求成全的谦逊时忽略那不成全的。绝不是如此,我也期望你终勿如此。我的用意只是帮助你,在和其它因着恩宠所能做的事相比较中,认出圣爱静观的卓越地位而已。原来一颗纯洁的心,暗暗地向着上主与你之间那朵晦暗的「不知之云」放射爱情之箭时,确实含有成全的谦逊,因你不借助任何个别或清楚意念的帮助(译注)。我也愿你珍视成全的谦逊,把它留在心头以激发爱情。这点对你对我都很重要。最后,我不厌其烦地说明这种种,因为我相信:只要你懂得成全的谦逊是什么,便足以使你成为更谦逊的人。我屡次感觉:因着对这两级谦逊的无知,引发了许多骄傲自大;很可能单因尝到一点我所说的「不成全的谦逊」,你便以为自己已有了成全的谦逊。假定是如此,你是深深地陷入愚蠢,或更糟的,真的陷入愚人自大的泥沼中。为此,要勤修谦逊直到成全。一旦有了成全谦逊的经验,人便不会犯罪,即使很久以后也不会犯罪。 译注:静观者因着体会上主的美好,而发现自己的卑微。 返回「不知之云」

May 27, 2024

不知之云(四)静观是单纯的,不能凭认知或想象获致

我已稍微描述了静观牵涉些什么,现在要进一步,就我所知的讨论它,好使你能安全正确地去做。 这工作并不要求很多时间,在这点上虽见仁见智看法不一,但实际上所花的时间,只是你能想象的短短一刹那,不过这瞬间关系重大。原来对这短短时分,写着:「你须对生命的全部时间负责」。这点正确无误。因为意志,你主要精神生活的官能,只需这短促的刹那走向它所愿望的对象。 假如你赖圣宠恢复了人原始的完整,你便可以没有偏差地,在各种激荡中完全自主地,飞向唯一美善、众望所归的上主。原来上主按自己的肖像创造了我们,造我们相似于祂。而且祂在降生时,空虚了祂的神性,成了和我们相似的人。只有上主,单单祂就能满全我们心神的饥渴,救恩使我们的心神足以在爱中拥有上主。凭弱小的悟性,人和天使都不能容纳的上主,却能凭爱去把握。 我们要试着了解,有理性的人和天使,赋有两项主要官能:一种是认知,另一种是爱。人和天使都不能凭认知而完全了解自身即根本而非受造的上主;但两者都能够以不同方式,凭着爱完整地把握上主。一个有爱心的人,凭着爱,而能拥有上主——祂的本性本体充塞天地,也超越整个创化,这实在是爱的永恒奇迹。任何蒙受恩宠能赏识这话的人,愿他把我的话深记在心:经验这爱,便是永生的喜乐;失落这爱,便是永远的折磨。 谁仰赖恩宠之助便能意识到意志的趋向,试着把意愿导向上主的,必将品尝一种来自天上的喜悦,在现世已能如此。在来世必然能完全品尝。现在你了解我为什么鼓励你做这心神的工作了吧?假如人未曾堕落,这么做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原来人生来是为着爱,其它一切事物则是为实现爱而被造的。不过,静观也将治愈受了创伤的人。不作静观的人必离上主越来越远而深陷于罪中;恒心作静观的人,必逐步离弃罪,和上主更接近。 为此,注意你怎样善用时间和方式。任何东西都不如时间宝贵。只要想,瞬间即能赚得或失落天堂,便可知时间的重要。上主——时间的主宰,从不给予未来,祂只一分一秒地给予现时。这是有违世界的定律,上主不会作自相矛盾的事。时间是为人而存有的,并非人为时间而存有。上主,大自然之主,不会忽视须在时间中做出一个又一个抉择的人。为此,人也不能在最后审判时向上主申辩说:「我本来只能生活在现时,祢却用未来压盖了我。 我想象你现在正失意地自言自语:「我该怎么办?如果他说的是真话,我要怎么弥补过去呢?我已活了二十五年,直至目前,我几乎全不理会时间是什么。更糟的是,即使我愿意,我也无法补救了,因为按他所说,这项工作按照自然,甚至靠普通恩宠也办不到。再说,我明明知道在未来,不是由于我的软弱,就是由于我的懒惰,我大概不会比过去更能专心善用现时。我对自己完全失望了。请因着耶稣的圣爱,帮助我吧!」 你说的好,「因着耶稣的圣爱」。因为在祂的圣爱中,你将获得帮助。一切在爱中得以分享,如果你爱耶稣,祂的一切都成了你的。因祂是上主,所以祂是时间的创始者和分施者;因祂也是人,所以祂知道宰制时间。是人又是上主的祂,是审判人怎样善用时间最适宜的裁判。为此,在信与爱中紧紧和耶稣联系吧。你既属于祂,便能分享祂所有的一切,进入祂的朋友群中吧。这是诸圣的共融团体,他们都将是你的朋友。那就是始终充满圣宠的童贞圣母,是不能浪费时间的天使们,是因着耶稣的恩宠,善用每一分钟不断地爱天上或地上的一切圣人。如今你看到了力量的源头。了解我说的话,好自振作。记得,我特别嘱咐你一件事:除非仰赖圣宠帮助,尽其所能善用时间,否则不能自诩是耶稣、圣母、天使、圣人们的真实友伴。原来友伴应尽其所能——即使微不足道,提供力量给所属团体,以增强伙伴的阵容,正如伙伴也支持他一样。 为此,行静观不该疏忽。珍视它对你心灵发生的美妙效果。真静观是一种向上主自然涌起的渴慕,宛如从柴火中突然爆出的火星一样。从惯于静观生活者的心灵,所爆出的大量渴慕心愿是惊人的。即使在许多愿望中,只有一个完全没有受造物的牵挂,或是这愿望在朝向上主之前,由于人性的软弱,还自觉因着怀念某某受造物或牵挂日常生活上的事而分心。不过,这不要紧,并无害处,这样的人可以很快地回复到深沉收敛。 现在让我们谈谈静观生活和它的赝品(假静观)——做白日梦、幻想、高深的冥想——之间的差异。假静观肇始于狂妄、好奇、浪漫的头脑。然而,油然而生的爱的振奋却从谦诚的心田涌出。要专心致志地作静观工作,应密切监察骄傲、好奇和白日梦。有人听人说起静观,以为这项工作大概可以凭自身的才能和努力做到,于是强用头脑和想象,装出一种既不合人情,也不属灵的作为。这样的人确确实实是危险地被愚弄了。除非上主用奇迹来干预纠正他,叫他谦虚接受指导,否则我深怕他会陷于精神歧途或堕入邪魔设的圈套,陷于心灵大错,而冒永远失落身灵的危险。为此,作静观工作时,必须注意切勿在头脑及想象上勉强拖劲,那是绝对不会成功的。相反的,要让这些官能安宁。 我用了「晦暗」及「去」两个词,不要认定我指的是你在天空中所见的云,或屋内烛光熄灭时的那种黑暗。不然的话,你会在想象里绘出夏天太阳透过乌云密布的天空,或一道照亮阴沉沉严冬的皓光。这绝不是我想说的,不要这样想入非非。我所说的黑暗是指不可理解。当你无法理解一件事,或你忘掉一件事时,你的视线看这件事岂非感到黑暗?这就是心神的眼看不见什么。就像这样,我不说有朵「云」,而说有朵「不知之云」。原来,在你与上主之间,隔着一片无法理解的黑暗。 返回「不知之云」

May 27, 2024

不知之云(四十)在进行静觐时,暂时把默想德与恶的性质搁置一边

我已说了,该让自己沉浸在「罪」一词的所指之意,却不刻意逗留于任何个别的罪况中,譬如骄傲、愤怒、嫉妒、贪婪、贪饕或色欲,也不去留意是死罪或小罪。因为对静观者来说,罪的类别和轻重并无关系。在静观的照明下,任何使他与上主分离的事,即使是轻微的,也显得是严重的恶,劫夺他内心的平安。 叫你对罪犹如体验一个瘤,意识自身就如这个瘤,却不仔细界定它:之后,从你心里叫出这个单词:「罪」、「罪」、「罪!」,或「救我!」、「救我!」、「救我!」我用言语教你的,上主能用经验使你更清楚。原来「罪」这句话最好用完全内在的、无思念的、无声之言来说。虽然有时在罪的歉疚和悔心满盈你的身灵时,你会情不自禁地说出这个字来。 「上主」一词也是相同,请沉浸在这词的深义中,却不要仔细去想上主的作为,不管是大是小,是精神或物质。因着恩宠、上主能教你的任一个德行:不管是谦逊、忍耐、斋戒、望德、节制、纯洁或神贫,这一切都不去推敲。原来在某种意义下,对静观者而言,这种种德行原本是一样的;他在上主——一切善的本源内,找到它也经历它。静观者领悟到:有了上主,便有一切的善。为此缘故,他并不愿望任何个别的东西,只愿美善的上主。为此,靠上主的圣宠,你也该尽力如此做。让「上主」这短句,呈露给你完整的上主,勿让上主以外的任何东西支配着你的心灵。 缘于人世生命中,你常会或多或少感到罪的负担,犹如自身的一部分,或如随身背着的包袱;为这缘故,交相运用「上主」与「罪」两个词句,倒是件智慧事。要记住这个原则:如果你拥有上主,必然不会有罪;当你没有罪时,必然拥有上主。 返回「不知之云」

May 27, 2024

约书亚记 第1章

前编:攻占应许之地(1-12) 约书亚就职 1主的仆人摩西死后,主晓谕摩西的侍者嫩的儿子约书亚说:2「我的仆人摩西已经死了。现在你起来,率领这众百姓渡过这约但河,往我将赐给以色列人的地去。3凡你们脚所踏之地方,我必都照着我所应许摩西的话赐给你们。4从旷野和这黎巴嫩,直到幼发拉底河,就是大河,赫族的全地,又直到大海日落的地方,都要作你们的疆土。5你一生一世,永无人能敌得住你。我必保佑你,像曾经保佑摩西一样。我必不离开你,也不丢弃你。6你当刚强壮当,因为你必要带领这百姓得地为业,就是我曾向他们列祖起誓,应许赐给他们的地。7我的仆人摩西所吩咐你的一切律法,你不可偏离左右,只当刚强壮胆,谨守遵行,使你无论往何处去,都可以顺利。8这律法书不可离开你口,应当昼夜思想,为能谨守遵行一切记在这书上的命令。你若这样,便得亨通的道路,凡事顺利。9我岂没有吩咐你吗?你当刚强壮胆吗?你不要惊惶,不要惧怕!因为你无论往何处去,主——你的上帝必保护你。」 约书亚首次下令 10于是,约书亚吩咐民间的官长说:11「你们要走遍营中,吩咐百姓说:‘当预备食物,因为三日之内,你们必要渡过这约但河,进去得着主——你们的上帝所赐给你们的地为业。’」 12当时,约书亚对吕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说:13「你们应当追念主的仆人摩西所吩咐你们的话,说:‘主——你们的上帝已使你们得安息,又将这地赐给你们。14你们的妻子、儿女和群畜可以留在约但河这边、在摩西所给你们的地。但你们中间凡能上阵的战士都当带着兵器,在你们的诸弟兄前头走,帮助他们。15等到主使你们的诸弟兄像你们一样得安息,他们并得着主——你们的上帝所赐给他们的地,然后你们才可以回你们本地去享受产业,就是主的仆人摩西在约但河这边、在东边所给你们的地。」 16他们回答约书亚说:「凡你吩咐我们的,我们都必遵行;凡你差遣我们去的地,我们都必去。17我们从前怎样听从摩西,现在也必怎样听从你。惟愿主——你的上帝保护你,像祂保护摩西一样。18若有人违背你的命令,不听从凡你所吩咐的言语,必将他治死。你只要刚强壮胆就是了!」

May 26, 2024

救回被擄的以色列:降臨節懺悔選句

在1662年《公禱書》早晚禱的開頭有十一句懺悔選句。值得注意的是,這十一句之中,有八句是選自舊約聖經。這在降臨節有重要的意義,讓教會與古代以色列人一起聆聽悔改的呼召,承認我們自己的罪,承認我們是小信的以色列人。 其中有三句特別説明了這一點: 第一句:以西結書18:27,是預言的一部分,其結論部分是:「以色列家啊,我必按你們各人所行的審判你們。「同樣,約珥書2:13,遵循了先知的呼喚:「你們要在錫安吹角」。但以理書9:9-10,出自但以理的懺悔,他承認以色列人:「我們犯罪作孽,行惡叛逆,偏離你的誡命典章。」 因此,這些句子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將教會與以色列人聯繫在一起:以色列的悖逆,就是教會的悖逆;以色列的失信,就是教會的失信;以色列的不義,就是教會的不義。以色列戰敗、被放逐、蒙羞辱,就是教會在降臨節禱告:「來吧!來吧!以馬內利」、「願你的國降臨」、「求賜我恩典驅逐黑暗」。 因此,這也決定了我們在早禱和晚禱之中如何祈禱懺悔,因為在這裏我們也是與以色列人一同跪拜。當我們懺悔「我們離開了聖道,走錯了道路,如同失羣的羊一樣」時,我們當然是在祈禱以賽亞對失信的錫安所説的話:「我們眾人眾人都如羊走迷」。同樣,「我們違犯了天父的聖法」與但以理代表以色列所作的偉大懺悔如出一轍,在懺悔的句子中重複出現: “也沒有聽從耶和華我們 神的話,沒有遵行他藉僕人眾先知向我們所陳明的律法”。 懺悔選句之中,最有力,最扎心的一句話:「性情軟弱,沒有力量行善(there is no health in us)。」肯定也是接了來自以賽亞先知對古代以色列人教導開場白來理解: 你們已經滿頭疼痛,全心發昏。從腳掌到頭頂,沒有一處完全的,盡是傷口、青腫,與新打的傷痕,都沒有收口,沒有纏裹,也沒有用膏滋潤。(以賽亞書1:5-6) 這就是我們,教會。罪惡的傷口很深,受到感染,總是需要恩典帶來醫治。 因為我們裏面沒有力量,因此,我們尋求注的降臨。 因缺少季節性的選句的克蘭麥日課而經常被批評。然而,此早禱、晚禱之中卻藴含了深刻的季節性的共鳴,呼喚我們反思和默想每一天祈禱的選句是如何的含有豐富的內涵,並且可以根據禮儀年之中所闡述的救贖奧義加以引申。 我們已經看到,早禱和晚禱中的懺悔選句和認罪文如何在將臨期產生深刻而深遠的共鳴,讓我們與以色列人一起經歷漫長的恥辱和被擄時期,等待和渴望主的榮耀顯現,恢復錫安,「萬民都要流歸這山」。 在我們的猶太朋友和鄰居慶祝光明節的這一週裏,這些來自以色列經文的懺悔選句,以及植根於以色列先知宣言的每日認罪文,都在莊嚴地提醒安立甘宗的基督徒,我們對猶太民族有着深厚的虧欠,因為我們基督徒是「一棵野橄欖樹」,嫁接在「一棵好橄欖樹」上。在反猶主義的邪惡再次給我們的文化蒙上卑鄙的陰影之時,聆聽這些懺悔的句子,在早禱和晚禱祈禱之中,以這選句祈禱,就是宣告我們需要並依賴那位「按肉體説,是從大衞後裔生的」人。 現在,在降臨期的日子裏,我們在早禱和晚禱開始時,聽到了先知話語的挑戰,呼籲我們在主的榮耀降臨之前悔改,就像以賽亞和錫安一樣,我們期待着向那些「坐在黑暗中死蔭裏的人」許諾以醫治的恩典。 本文翻譯自:https://laudablepractice.blogspot.com/2023/12/come-and-ransom-captive-israel.html。

May 26, 2024

禮儀指南:揩手布

揩手布,拉丁文為manutergium,分別為manus(手)與tergeo(擦拭)的組合詞語。 這件物品是與聖秩聖事密切相關;當主教派立其為司鐸之時,用聖油膏抹他的雙手,用來擦手上聖油,並且防止聖油滴落在衣服上。 這一塊布的材質,一般是為亞麻材質和司鐸聖祭之中洗手擦手是相同的。亞麻布代表着耶穌基督三天覆活前,裹在身上的裹屍布。在這三天中,乾淨的亞麻布保護着基督的聖屍,直到他完成必然要到來的巴斯卦(baschal)。此件物品送給母親,表示其在母親的子宮裏,受到她的保護,母親是新任司鐸第一個保護者。在英國聖公會之Common Worship中,仍舊有此環節禮儀: The bishop may anoint the palms of the hands of each newly ordained priest, saying:May God,who anointed the Christ with the Holy Spirit at his baptism, anoint and empower you to reconcile and bless his people.——Common Worship 在天主教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後,聖秩聖事規程這樣寫: ***主教:穿上祭衣的新司鐸跪在主教前,主教以聖油傅在他的手掌上,同時念:***願天父以聖神(傅油畫十字在右手掌心)及德能(左手掌心)所祝聖的主耶穌基督,保佑你,賜予你聖化天主子民的恩寵(傅油從右食指到左母指),並向天主奉獻聖祭(傅油從左食指到右母指)。(主教洗手) 若從實用之角度來説,此布是為了避免聖油滴落在聖袍上。如果從禮儀之內涵的角度來説: 受膏抹的雙手合手,被緊緊地用亞麻布捆綁在一起,讓聖油滲入手中,以聖化雙手成為基督的工具。被捆綁的雙手而成為「為主被囚的」(以弗所書3:1)。這是司鐸祭司職分來自大祭司基督,與大祭司緊緊相連,綁定在一起的象徵。 這揩手布不僅僅是一個象徵,在中古世紀的西方教會,聖職人員都是守獨身而不結婚,因此,教會多了一位Father,就意味着一位母親失去了她一個兒子。因此,這揩手布成為他奉獻給上帝之紀念品。甚至有習俗是,這是給母親保管的紀念品,當她去世之時,成為陪葬品而帶入墳墓。用此布證明,她為上帝奉獻了一個兒子。這種習俗沒有神學上的依據,但是,這可以成為一個良好的習俗而幫助人去思考。 在一些安立甘教會之中,新晉神父之人,他接受出席之神父們以及教友們親吻其雙手,並且領受新晉神父之祝福。並且主教在此時也會跪下請新晉神父祝福。這體現司鐸之雙手的尊貴,甚至可以説,不僅僅聖化了雙手,而是其人被聖化。總而目的是體現在司鐸之雙手在祭司職分之履行中的重要性。而外在的禮儀之行動,幫助我們去思考,為上帝奉獻之生活的重要性。因為,這雙手不僅僅在今天接受祝聖,也在以後的日子之中,服務上帝之教會,聖化上帝之子民,成救主之聖體寶血。 本文根據以下資料編輯: 揩手布—我為祢獻出我的愛子:https://mp.weixin.qq.com/s/zZ7I1Vvbiv4-fD76IUN7kg/。 The Binding Cloth of the Priest’s anointed hands:http://prieststuff.blogspot.com/2011/02/binding-cloth-of-priests-anointed-hands.html。 The Manutergium and 1st Stole:http://rugwig.blogspot.com/2013/12/the-manutergium-and-1st-stole.html。

May 26, 2024

《公禱書》指南:日課經課表

對於從未接觸過傳統教會禮儀的肢體,不知道如何使用公禱書的,就可以從本文簡單指南中瞭解《公禱書》的使用。 讀聖經表/經課表/Lectionary 日課讀經表,在1928年美國《公禱書》中譯版本,1932年公禱書翻譯為「讀聖經表」。這是一個讀經計劃表。這個表格按着教會節期告訴你每日誦讀聖經的內容。傳統安立甘早禱/晚禱之中讀經是兩段,一段取自舊約,一段取自新約。另外,還有一個讀經選集和祝文,叫做週年祝文書信福音。 週年祝文書信福音VS讀聖經表 兩個讀經表主要的區別是用於什麼禮儀: 週年祝文書信福音是用於主日的施聖餐文,以及教會之中特別紀念的日子的聖餐禮。 讀聖經表是用於早禱和晚禱,就是日課。 為何使用兩個讀經計劃表 托馬斯·克蘭麥(Thomas Cranmer)代表英國國教確定了安順序通讀整本聖經,從1549年的《公禱書》開始,他在早晚禱之中規定,整年之中每日都要如此,不分禮拜天。對於聖餐之中的經課,克蘭麥保留宗教改革前的模式,就是不連續的書信、福音閲讀。因此,我們有一個專門用於日課的讀聖經表,在一週之中,早禱和晚禱中誦讀,另外週年祝文書信福音則是在慶祝聖餐的時候使用。 1928年美國《公禱書》之中的經課表(包括日課與主日的讀經表)和1979年美國《公禱書》的每日讀經表之區別、《修訂通用讀經表》(也稱呼為《通用彌撒經課表》(RCL)。 《修訂通用讀經表》 通用彌撒經課表(Revised Common Lectionary):是一個為期三年(英文是A、B、C三年,中文則翻譯為甲、乙、丙三年)的主日讀經表。是用在1979年版美國《公禱書》,2000年英國聖公會推出《Common Worship》時候,也是採用了《修訂通用讀經表》。香港聖公會則是在2013年第6屆教省總議會正式通過使用。 它是基於禮儀年,主日讀經的內容,而不是每日讀經的內容。它的安排之中,福音書是分開的:甲年主要是誦讀馬太福音,乙年主要是誦讀馬可福音,丙年主要誦讀路加福音。約翰福音則是在每一年的顯現日到大齋期、復活期,以及乙年的某些主日內誦讀。 1979年美國《公禱書》的日課讀經表,不同於《修訂通用讀經表》,是每日讀經的內容。它是為期兩年的閲讀週期。基本上是按着順序通讀聖經的經卷,但是它也會遵循教會禮儀年的主題。更多內容可以參考以下鏈接:Daily Office Lectionary。 《修訂通用讀經表》的歷史淵源 該經課表和1979年美國《公禱書》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天主教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在1963年所頒佈的《禮儀憲章》之中關於禮儀的改革。 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之後,羅馬天主教在1969年編訂了為期三年的主日《彌撒經課表》。 《彌撒經課表》發佈之後,受到了基督新教其他宗派的歡迎,例如聖公會、長老會、信義宗、聯合衞理公會等紛紛採用。 美國聖公會在1979年的《公禱書》之中借鑑了羅馬天主教這個全新的經課表。 1962年美國主流教會所成立的「教會合一諮議會」在1980年代初成立一個「通用崇拜禮文諮詢委員會」(Consultation on Common Texts,簡稱CCT),其任務就是研究協調不同宗派讀經表的差異,以及負責修訂《修訂通用讀經表》的工作。 2006年美國聖公會正式採用《修訂通用讀經表》作為其主日經課。 安立甘宗傳統經課 而1928年美國《公禱書》的日課讀經表是為期一年的閲讀週期。在一年之中,按着這個表格可以讀完一遍舊約的主要內容,三遍新約。基本上是按着連續性的方式誦讀聖經的內容。若遇到重大節日,則是閲讀該節日相關的經文。 1928年美國《公禱書》的主日經課基本上採用了之前《公禱書》一年循環一次的經課表。該經課表在1928年的時候出《公禱書》時候,有一些簡單的調整,部分主日的書信經課,用舊約的內容代替,例如聖誕後第二主日,大齋首日,聖週一,聖週二。 因此,在1928年美國《公禱書》之中,舊約經課在主日聖禮之中沒有特別的位置,但是,每日讀經表仍舊將舊約列為第一經課,而在主日的早晚禱誦讀。特別是美國在1892年至1928年期間,都規定在主日舉行聖餐禮之先,必須舉行早禱。 那詩篇呢? 1928年美國《公禱書》延續了原本克蘭麥大主教的設計,一個月讀完一遍詩篇。按着時間,將150篇詩篇分為60部分,每日早晚禱各誦讀1部分,三十天內誦讀完詩篇。這很顯然是採納了修道院的早晚課的安排。 我該使用那個經課表 若是從屬於普世聖公會,主日則是使用《通用修訂經課表》,日課則是使用兩年期的日課表。這兩個經課表都可以直接從美國聖公會1979年《公禱書》上找到,中文則是可以在2010年出版台灣聖公會的《公禱書》之中找到,或者是在美國聖公會亞裔委員會所出版的中英對照《公禱書》。 本文主要介紹持續安立甘教會所使用的1928年美國《公禱書》,因此,在這裏首選的就是1928年美國《公禱書》的經課表。 如果想要使用更加古老和保守的聖公會之《公禱書》,則是推薦,1662年《公禱書》,可以通過下面鏈接,獲得不同時期,不同出版社所出版的1662年《公禱書》:The 1662 Book of Common Prayer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 按安立甘公教會之憲章,第十四條,第一節: 1549年版英國公禱書、1928年版美國公禱書,1954年版南非公禱書和1962年版加拿大公禱書,以及1963年版印度教會公禱書、1963年版巴基斯坦教會公禱書、1963年版緬甸教會公禱書、和1963年版錫蘭教會公禱書,以及1960年版公禱書(C.I.P.B.C.)的補編,均為本教會之敬拜標準;安立甘彌撒經書(The Anglican Missal)、美國彌撒經書(The American Missal)、英語彌撒經本(The English Missal)以及其他彌撒經書和諸禱告手冊(Devotional Manuals)一起,均基於並遵循公禱書之以上版本。 因為《公禱書》版本眾多,即便是按着規定也有很多的選擇,主要選擇還是1928年美國版《公禱書》。 1928年日課讀經表 如果選擇1928年的日課讀經表,有以下的特點: 經課選段很長。當然這個不是一件壞事情。可以閲讀更多的經文。 除了公禱書的節日之外,沒有其他特殊日課讀經內容。 延續了安立甘宗從克蘭麥大主教開始之《公禱書》對日課讀經的最初願景。 一年內可以讀完一遍舊約的主要經文,三遍新約的內容。 最終跳過的經文比1979年的日課讀經表更少。 開始祈禱——日課 那麼,選擇日課讀經表,並且養成基督徒日課祈禱的習慣,用日課祈禱開始和結束你的一天,接着這個時辰祈禱,幫助我們塑造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樣式。 ...

May 26, 2024

使徒法典

法令一:主教必須由其他兩位或三位主教祝聖。 法令二:司鐸必須由一位主教祝聖,執事和其它神職人員亦然。 法令三:若任何主教或司鐸相反主有關祭獻的訓令,在祭臺上奉獻任何其它東西,無論是蜂蜜、或牛奶、或不是葡萄酒的人工釀造的酒,或雞、或任何動物、或蔬菜,凡相反這一訓令的,應罷免他的神職,但在相應的季節裏,奉獻新麥穗或葡萄串不在此限。不允許將任何其它事物奉上祭臺,除了燈油、及神聖祭獻時用的乳香。 法令四:所有其它果物應送至主教與司鐸家裏作為初獻之果,但不得奉上祭臺。應知,主教與司鐸應公平地將奉獻和執事及其它神職人員分享。 法令五:主教、司鐸或執事不得以體麵的藉口休棄自己的妻子。若他休棄了她,應受絕罰;若他仍堅持這樣做,則應罷免他的神職。 法令六:主教、或司鐸、或執事,不得操心世俗之事。若他這樣,應罷免他的神職。 法令七:若任何主教、或司鐸、或執事與猶太人一起在春分日前慶祝復活節,他應被免職。 法令八:若任何主教、司鐸或執事、或任何其他屬於司祭之列的人,在舉行祭獻時未領聖體,他必須告知理由;若理由合理,他應受到寬赦。但若他拒不説明理由,則應受絕罰,這是因為他將成為造成平信徒受害的原因,使人以為:我們不讓他奉獻聖祭是因他未能以正確的方式獻祭。(漢譯者註:即若他不説明理由,平信徒就會猜測他可能因罪而不配獻祭領聖體,這樣平信徒就因妄斷神職人員而受害。) 法令九:凡進堂聆聽聖經的信友,若他們在禮儀祈禱及領聖體時不留在堂內,應受絕罰,因為他們破壞教會的秩序。 法令十:若有人與受絕罰者一起祈禱,他本人應受絕罰。 法令十一:若有神職人員與被免職的神職人員一起祈禱,他也應被免職。 法令十二:若有被絕罰、或因補贖而不被接納的神職人員或平信徒,離開本城,若他沒有推薦信,卻在另一城市被接納,那幺,接納者和被接納者應受絕罰。 法令十三:若他已受絕罰,他所受的絕罰應加重,因為他説謊,欺騙了天主的教會。(漢譯者註:這一法令所針對的就是法令十二所説的那些受絕罰的人。) 法令十四:主教不得擅離自己的堂區,幹涉其它堂區(的事務),即使有許多人勸請他去那裏,除非有適當的理由這樣做,因他的虔誠,他能給那裏的居民更大的幫助。即使這樣,他也不得主動這樣做,而要服從眾多主教的決斷,並應他們的促請而行。 法令十五:若有司鐸或執事或任何屬於司祭之列的人,離棄自己的教省,前往另一教省,在完全擅離職守後,在另一教省居留,相反自己主教的意思,我們命令,此人不得再行使神職;若他的主教召他返回,他拒不聽命,仍堅持處於這種無序狀態下,他可以平信徒的身份在那裏領聖事。 法令十六:在另一方麵,如果與他們結交的主教無視將他們免職的法令,仍承認他們是神職人員,作為破壞教會秩序的教師,他應受絕罰。 法令十七:凡在受洗後結過兩次婚、或有小妾的人,不得成為主教、司鐸、執事,或擔任任何屬於司祭之列的職務。 法令十八:凡娶寡婦、或離婚女人、或妓女、或婢女、或戲子為妻的人,不得成為主教、或司鐸、或執事,或擔任任何屬於司祭之列的職務。 法令十九:凡娶兩姐妹、或侄女(外甥女)為妻的人不得成為神職人員。 法令二十:若神職人員給人做保,他應被免職。 法令二十一:閹人,無論他是受人影響而成為閹人,或是被人強迫閹割,或是生來就是閹人,若他堪當,可以成為主教。 法令二十二:凡自殘身體的人不得成為神職人員;因為他謀害自己,是天主受造物的敵人。 法令二十三:若有神職人員自殘身體,他應被免職。因為他謀殺自己。 法令二十四:若平信徒自殘身體,他應受絕罰三年,因為他圖謀殘害自己的生命。 法令二十五:若有主教、或司鐸、或執事犯淫亂之罪、做偽證或偷盜,他應被免職,但不應被絕罰。因為經上説:「禰不會對同一過犯施以兩次報復。」同一法規也適用於其它神職人員。 法令二十六:至於單身男子加入神職班,如果他們想要結婚的話,我們隻允許誦經士和詠經士結婚。 法令二十七:若有主教、或司鐸、或執事,打犯罪的信徒,或行惡的非信徒,為使他們害怕,我們命令將此人免職。因為主從未這樣教導過,相反,祂本人受人打擊卻不還手,受人辱罵也不還口,祂受苦時也不威脅他們。 法令二十八:若有主教、或司鐸、或執事,因已被證實的罪而被公正地免去了神職,若他仍膽敢觸碰曾被置於他手中的禮儀,就應完全由教會中剪除。 法令二十九:若有主教、或司鐸、或執事以金錢買得神職的任命,他和祝聖他的主教都應被免職,他應完全由(教會的)共融中被剪除,就如我彼得對術士西門所做的那樣。 法令三十:若有主教利用世俗的掌權者獲取某一教會的(主教)職位,他應被免職,並要將他絕罰。所有與他共融的人也應受絕罰。 法令三十一:若有司鐸定自己主教的罪,帶領教眾離開,另立祭臺,卻沒有發現主教在敬虔與義德上有任何過錯。鑑於此人是求職者,他應被免職。因為他是僭位者。其它的神職人員,以及所有慫恿他的人,亦要同樣處置。但是,平信徒則應受絕罰。這樣的事應經主教一次、兩次、三次請求後再做。(漢譯者註:此處指的是,主教三次請求他們不要另立教會,而他們仍拒不迴歸,就可按此法令處置他們。) 法令三十二:若有主教絕罰任一司鐸或執事,除了絕罰他們的主教外,其他主教不得接納這些人加入自己的教區,除非絕罰他們的主教死了。(漢譯者註:按此法令若一個神職人員被其主教絕罰,除非他的主教已死,其他主教無權解除他的絕罰。) 法令三十三:若無推薦信,不得接納任何外地的主教、或司鐸、或執事。即使他們持有推薦信,也要對此加以檢驗。如果他們真是敬虔的宣講者,他們應被接納,但若不是,則在提供他們所必需的物品之後,不應許可他們加入共融。因為有許多事是為了刼掠而做的。 法令三十四:每一國家的眾主教理應知道在他們中的首席或首領,將他視為他們的頭;若無他的建議或同意,不要做任何多餘的事:但是,每位主教隻應做自己堂區及他的轄區所必須的事。若無全體主教的建議、同意或允許,他不得做任何事。因為這樣教會就會有和諧一緻,上帝──父及子及聖靈──就會藉著主、在聖靈內受享榮耀。(漢譯者註:每一教區的主教隻能按自己的意思處理本教區內部的事務,但是,若有關係整個教省或全教會的事務,為了教會的和諧,他必須與教省主教商議,不得擅自行動。) 法令三十五:主教不得祝聖自己轄區之外、不受他管轄的城市或地區的人為神職人員。如果他相反那些管轄這些城市或地區的人的意願這樣做的話,他應被免職,受他祝聖的人而應免職。 法令三十六:若有已被祝聖為主教者拒絕牧職,拒不照管被委託給他的平信徒,他應受絕罰,並保留這一絕罰直到他接受牧職為止。至於司鐸和執事亦然。但是,如果他不接受牧職而離去,並不是出於他自己的本意,而是因為平信徒的惡意,他仍是主教,但該城的神職人員應受絕罰,因為沒有一個神職人員能改正這樣背命的平信徒。 法令三十七:每年應舉行兩次主教公會議,主教們應彼此檢驗有關敬虔的教義的事務,要消除教會內的偶發的不一緻:第一次會議於五旬節的第四周舉行,第二次會議與十月十二日舉行。(漢譯者註:此處指的是地方主教公會議,普世大公會議的召開是不定期的。又五旬節的第四周指的是復活節後第四周。) 法令三十八:主教應關心所有的教會事務,並應對它們進行管理,他要知道:天主監督管理一切。主教不得將任何獻給天主的東西給予自己的親戚。如果他們是貧窮的,主教應像對窮人那樣地供給他們,但他不得以此藉口,以教會的東西做交易。 法令三十九:若無主教準許,司鐸和執事不得做任何事。因為是主的子民委託給了主教,他要交出有關他們的靈魂的帳目。 法令四十:主教應將自己的財產公諸於眾(假如他確有財產的話),主的財產(漢譯者註:即教會的財產)也應讓公眾知道。這是為了當主教要死時,他可以有權處理自己的財產,把它留給自己所願意的人,或者人也可按他的意願處理他的遺產。免得人們以教會財產的藉口而將主教的財產歸於教會,主教的財產應歸他的妻兒或親戚或家僕。教會不應由於不知主教的財產而承受損失,也不應以財產屬於教會為藉口,而將主教、或他的親戚的財產充公,這對天主對人都是公正合理的。不應與那些為自己財產而爭吵的人鬧糾紛,使主教的死捲入誹謗之中。 法令四十一:我們命令,主教有權處理教會的財產。因為如果人類的寶貴靈魂應委託給他,就沒有必要對他設置任何有關錢財的特殊禁令;這樣一切事務都被委託於他的權威照管之下,他可以通過司鐸和執事,懷著對天主的敬畏及全然恭敬,把它們施予有需要的人,他自己也可以為他所必需的、為他的訪客弟兄,而享用所需(假如他需要什幺東西的話),免得以任何方式由他們剝奪任何東西。因為天主的法律命令,那些事奉於祭臺的人靠祭臺維生。這是因為士兵不必自備武器殺敵。 法令四十二:若有主教、或司鐸、或執事將時間浪費在擲骰子、或醉酒上,他應被停職或免去其神職。 法令四十三:若有副執事、或誦經士、或詠經士,做相同的事,他應被停職,或將其絕罰。平信徒亦然。 法令四十四:若有主教、或司鐸、或執事放貸取利,他或是停止放貸,或是將其免去其神職。 法令四十五:若有主教、或司鐸、或執事,隻是與異端者一起參加祈禱,應暫停他的職務,但若他允許異端者像神職人員一樣地行禮儀,就應免去其職務(亦即神職)。 法令四十六:我們命令:若有主教、或司鐸接受任何異端者的洗禮或祭獻,他應被免職;因為「基督和彼列有什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麼相幹呢?」 法令四十七:若主教或司鐸為任何受過真正洗禮的人重新施洗,或不為任何被不虔敬者所染汚的人施洗,他應被免職,因為他嘲笑主的十字架和死亡,沒有把司祭從偽司祭中分別出來。 法令四十八:若有平信徒休妻娶另一女人,娶被另一男子所休的女人為妻,他應受絕罰。(漢譯者註:若因妻子邪淫而休妻不在此限。) 法令四十九:若有主教、或司鐸不按主的命令,以父、及子、及聖靈之名為人施洗,反而以三無始者、或三聖子、或三護慰者之名為人施洗,應免去他的神職。 法令五十:若有主教或司鐸施行洗禮時,沒有將人三次浸入水中,而隻浸一次,將那人歸於主的死亡,應免除他的神職。因為主並沒有説:「你們要給人受洗,把他歸於我的死亡。」而是説:「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太28:19) 法令五十一:若有主教、或司鐸、或執事、或任何其他屬於司祭之列的人,戒除婚姻、或肉食、或酒,不是作為苦行,而是出於憎惡,忘記了萬物都有非常好的,天主造了男人和女人,褻瀆地、故意錯誤地傳報天主的創造工程,他或是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是免除他的神職並將他逐出教會。平信徒亦同樣處理。 法令五十二:若有主教、或司鐸拒不歡迎任何由罪惡中回頭的人,反而拒絕接納他,應將其免職,因為他令基督傷心,基督曾説:「對於一個罪人的悔改,在天上要有歡樂。」 法令五十三:若有主教、或司鐸、或執事,在慶節不吃肉、不飲酒,因為他厭惡這些事物,不是為了克修的緣故,應將其免職,因為他在自己的良心上烙上了火印,成了許多人誹謗的因由。 法令五十四:若有神職人員被人發現在酒館或任何提供使人醉酒的飲料的餐館裏吃飯,他應受絕罰。除非他是因需要而路邊酒店裏留宿。 法令五十五:若有神職人員侮辱主教,應將其免職。因為「不可毀謗你百姓的官長」。 法令五十六:若有平信徒侮辱司鐸或執事,應將其絕罰。 法令五十七:若有神職人員嘲諷、輕視,或傲慢無禮、粗俗下流且語帶嘲弄地譏笑任何瘸子、殘疾者、聾子、瞎子、或跛子,應將其絕罰。同一法規亦適用於平信徒。 法令五十八:若有主教、司鐸忽視神職人員或平信徒,不敬虔地教導他們,應將其絕罰;但若他固執於他的疏忽懶惰中,則應免去其神職。 法令五十九:若有主教或司鐸在任何神職人員生活睏難時未供給他的生活所需,應將其絕罰。若他堅持這樣,就應將他免職,因他謀殺自己的弟兄。 法令六十:若有人在教堂裏給民眾誦唸不敬虔的作家所寫的具有錯誤題詞、自稱為聖的著作,令平信徒和神職人員遭受傷害,應將其免職。(漢譯者註:這一法令禁止在教堂裏公開誦唸偽經以及偽託聖人之名所寫的書籍,諸如《多默福音》之類的書) 法令六十三:若有主教、或司鐸、或執事、或任何屬於司祭之列的人,帶著動物的靈魂之血吃肉,或吃被野獸所殺死的動物的肉、或吃自然死亡的動物的肉,應將其免職。因為法律禁止這樣做。但若有平信徒做同樣的事,應將其絕罰。 法令六十四:若有神職人員被人發現在主日或禮拜六(除了唯一的一個例外)守齋,應免除其神職。但是,如果他是平信徒,則應將其絕罰。(漢譯者註:唯一的一個例外指聖周星期六) 法令六十五:若有神職人員、或平信徒進入猶太會堂或異端者的教堂祈禱,應免去其神職,並將其絕罰。 法令六十六:若有神職人員在爭鬥中打人,將那人一擊緻死,因他的魯莽行為,應免除他的神職。若是平信徒這樣,則應將其絕罰。 法令六十七:若有人強搶童貞女,佔為己有,即便她尚未許配於另一人,應將其絕罰。不允許他另娶其他人;他必須娶他選擇的這人,即便她很貧窮。 法令六十八:若有主教、或司鐸、或執事由任何人處接受第二次祝聖,應免除他和祝聖他的人的神職。除非證實他的祝聖禮是由異端者所行。因為那些由這樣的人施洗或祝聖的人,可能既不是信實的基督徒,也不是神職人員。 法令六十九:若有主教、或司鐸、或執事,或副執事、或誦經士、或詠經士在四旬大齋期內、或星期三、或星期五沒有守齋,應免除其神職。除非他是因身體疾病的緣故而未能守齋。若有平信徒沒有守齋,則應將其絕罰。 法令七十:若有任何主教、或司鐸、或執事、或任何屬於神職之列的人,與猶太人一起守齋,或與他們一起慶祝節日,或接受他們的節日禮物或饋贈,諸如無酵餅,或任何諸如此類的東西,應將其免職。若平信徒這樣,則應將其絕罰。 法令七十一:或有任何基督徒在異教徒或猶太人的慶節上,給異教徒的寺廟或猶太人的會堂獻油,或為他們點燈,應將其絕罰。 法令七十二:若有任何神職人員、或平信徒,由聖堂裏取了蠟燭或任何油膏,應將其絕罰,並要命他送回他所取的東西,另加上其價值的五分之一做為罰金。 ...

May 26, 2024

禮儀指南:《公禱書》之教會年曆

現在是什麼時候? 這個問題好像很簡單,但是也是人類可以提出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很慶幸的是,有安立甘宗提供的答案!或者説,是基督教的答案,而安立甘宗的傳統讓這個答案更加明確! 遵守神聖的時間:禮儀年 儘管世界上許多宗教都尋求救贖以躲避時間的洪流,但是,基督教卻表明救贖,也是對時間的拯救。 遵守神聖時間是從猶太教的教歷開始: 除酵節(逾越節,申命記16:1-8)。 七七節(五旬節,申命記16:9-12)。 住棚節(申命記16:13-17)。 為了紀念上帝救贖作為和持續的賜福,這三個節日需要在耶路撒冷的聖殿進行特別的獻祭。而根據基督徒的説法,猶太人所紀念的上帝救贖行動,在耶穌基督來臨之後,戰勝了死亡,也勝過了時間,得到完全的實現。 就像教會所傳揚的福音一樣,教會所制定的年曆也是圍繞着兩個神聖的行動。 道成肉身。 復活的勝利。 前者通過聖誕週期(即從降臨期開始到大齋期)被紀念,後者通過逾越節/復活週期(從大齋期到五旬節/聖靈降臨節)被紀念。 聖誕週期:從降臨期到大齋期 降臨期 教會年曆從降臨期開始,包含四個禮拜的準備,首先等候基督再臨審判活人死人(彼得後書3:11-14,約翰一書3:31-34),同時,也慶祝基督第一次道成肉身。 正如以色列人等待彌賽亞來到,實現上帝從創世記到耶利米書,以及後來的應許一樣。基督徒也是等候彌賽亞——耶穌——再臨,更新這世界的一切(啓示錄21章)。 更多關於降臨期的指南等補充。 聖誕期 聖誕節是從12月25日主耶穌基督的誕生開始,持續12天慶祝道成肉身的奧跡(約翰福音1:17)。 顯現期 顯現期是從1月6日主顯節開始,一直延續到2月2日獻聖嬰日。 這個節期紀念耶穌基督對外邦人的啓示,以實現了聖經的預言(以賽亞書60:1-3),正如東方博士來朝拜聖嬰一樣(馬太福音2:1-12)。 復活週期:從大齋期到聖靈降臨期 大齋期 復活節週期從大齋期開始,大齋首日,也稱呼為聖灰日,或者聖灰禮拜三,一直到到聖周禮拜六,是一段守齋、懺悔的時間。 大齋期持續四十天,其中不包含慶祝主復活的六個禮拜天,之所以是四十天,一般理解是為效法基督在曠野受試探的禁食祈禱(馬太福音4:11)。 聖周 大齋期最後一週,稱為聖周,紀念基督在世的最後一週,從棕樹主日開始紀念耶穌凱旋進入耶路撒冷開始(太21;1-11)。 逾越三日 設立聖餐日:紀念耶穌在最後晚餐之中,建立聖體聖事,馬太福音26:20-35;基督為門徒洗腳,約翰福音13:1-15)。 救主受難日:紀念救主受難。 復活大守夜:等候基督復活,慶祝基督凱旋。 復活節期 從復活節開始,持續五十天;前四十天紀念基督在世界上的顯現,在第四十天的時候,升天,坐在上帝聖父的右邊;然後再過10天,紀念聖靈降臨;之後就是紀念三一上帝之主日,稱呼為聖三一主日。 三一後主日 禮儀年剩下的時間,是紀念教會在世界上履行其使命的時間,基督徒在神聖的時間之中接受教育,開始去愛和服侍這個因着上帝進入,並且被上帝所戰勝的世界。

May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