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爾文·羅賓遜

關於卡爾文·羅賓遜新聞稿(2025年2月3日)

卡爾文·羅賓遜和安立甘公教會的背景 在2024年9月之前,卡爾文·羅賓遜是北歐公教會(Nordic Catholic Church,一個主要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和英國的老派天主教會)的會長。2023年10月,羅賓遜參訪了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舉行的安立甘公教會的教省主教會議,隨後表示有興趣在美國擔任教區會長。經過必要程序後,他被接納並獲准在密歇根州大急流城聖保羅教區任職。截至2025年1月29日,他在安立甘公教會任職已超過四個月。 安立甘公教會為何採取行動? 當羅賓遜被安立甘公教會接納時,他被告知政治活動家和教區會長的職務是有所區別的。他的主教們明確告訴他,他被接納入教會是為了服務教區,因此他必須避免其之前作為電視主持人、博客和社群媒體網紅時的挑釁性政治行為。但他並未遵守,因此,在全國反墮胎峰會上發生的事件並非個案。 如羅賓遜本人所說,「背景很重要」。安立甘公教會聘用他,不是要他擔任官方發言人、社群媒體網紅,或在網路文化戰爭中挑釁「歇斯底里的自由派」(他的用詞);他是被安立甘公教會的主教授權擔任教區會長。他多次被警告不要在全國反墮胎大會上展現這種行為,但他沒有遵守。因此,他在安立甘公教會的任職執照被撤銷。主教們的這一決定符合安立甘公教會的教規。 這對卡爾文·羅賓遜意味著什麼? 羅賓遜並未被安立甘公教會「褫奪聖職」或「免職」。這些需要一個漫長的教會法的程序。他仍然是一名會長,可以自由返回北歐公教會、英格蘭自由安立甘教會或英國聖公會——自2022年以來,他曾加入並隨後離開的三個教會。他也可以尋求加入新的教會或繼續獨立的網路事工。但他不能在安立甘公教會或其合作教會任職。 安立甘公教會的立場是什麼? 安立甘公教會堅持其原始聲明。羅賓遜在全國反墮胎峰會上表現出的行為是有害的、分裂的,且違背基督教仁愛的信條。會長當然要支持教會關於生命神聖性和其他教義問題的教導;但他們不應挑釁、煽動或對敵人表現出不仁慈的行為。這不是「覺醒」教義;這是基本的基督教教導,也符合安立甘公教會對其會長的期望。 第一篇聲明: 關於加爾文·羅賓遜(Calvin Robinson)的聲明 Press Release on Calvin Robinson (2/3/2025) Background on Calvin Robinson and the ACC. Prior to September of 2024, Calvin Robinson was a priest of the Nordic Catholic Church, an Old Catholic Church based primarily in Scandinavia and the UK. In October of 2023, Robinson visited the ACC’s Provincial Synod in Orlando, FL and subsequently expressed an interest in serving a parish in the US. After undergoing the necessary procedures, he was received in orders and licensed to serve at the parish of St. Paul’s, Grand Rapids, MI. As of January 29th, 2025, he had served in the ACC a little over four months. ...

February 3, 2025

2月3日 聖布萊斯

主教、殉道者 【羅馬及西方殉道錄記載。希臘教會於二月十一日紀念,部分古代殉道錄則於二月十五日紀念。】 布萊斯是小亞細亞加帕多家省塞巴斯特城的主教。他在城外不遠的山上度過了大部分時光,每當公務完畢後便會退隱到那裏,獨自與上帝相處。在戴克里先統治時期基督徒遭受迫害期間,他在這處避難所潛藏了一段時間;但最終仍被逮捕,帶到省長阿格里科勞斯面前。他承認自己是基督徒,因此被投入監獄之中。在忍受多次酷刑後,他於四世紀初獲得殉道者的榮冠。一些史學家將這一事件定於李錫尼執政期間的西元316年。當時有七位聖婦和兩名幼童同時殉道。由於其殉道事蹟的記載並不可靠,因此無法確認更多真實細節。主後1222年的牛津議會(The Council of Oxford)禁止在這一天從事勞役。在英格蘭,這個節日以數個特別的儀式來慶祝。其中包括在彌撒中奉獻蠟燭;而直到近期,英格蘭許多地區仍保有在聖布萊斯之夜在山上點燃篝火的習俗。有人認為這些習俗源自對聖人名字的諧音雙關(即「blaze」,燃燒之意),但這顯然有誤,因為這些習俗並非英格蘭所獨有。在德國某些地區,聖布拉修日被稱為「小聖燭節」,因為當晚習慣點燃篝火(原因不明)。在約克郡的布拉德福德,每五年舉行一次節日紀念聖布拉修。 在希臘的聖像畫之作中,聖布萊斯被描繪為一位蓄著尖鬍子的老者。在西方藝術中,他身著主教法衣,其特殊標誌為一把鐵梳,類似羊毛梳理工用的工具,據說是用來折磨他的刑具。因此,他被尊為羊毛製造商的主保聖人,諾里奇市的毛紡行業至今仍在紀念他的節日,或至少直到不久前還在紀念。聖布萊斯也經常被描繪為被野獸環繞,或有鳥兒為他送食,約伯記5:23的經文偶爾會與這些象徵物一同出現,表明像其他聖人一樣,由於長期獨居生活,林中生靈已習慣了聖者的存在。有時,聖布萊斯腳下會有一個豬頭,象徵他戰勝了肉慾。最後,他有時手持或由唱詩童子在他面前擎著一支點燃的蠟燭,象徵他是一道燃燒發光的明燈。 返回「聖人列傳」

February 2, 2025

2月2日 榮福童貞女馬利亞告潔日

本慶節為有雙重含義,一方面紀念榮福童貞聖母的告潔禮,即她在聖子誕生後第四十天,依照律法(利未記12:4)所行的禮儀。然而,她實無需舉行此禮,因她在分娩過程中並未沾染任何污穢。另一方面也紀念我們的主被奉獻於聖殿,此事蹟記載於當日的福音書之中。 古律法規定,若婦女由男子受孕生下男嬰,須在家中退隱四十日,被視為不潔。期滿之後,她要到聖殿行潔淨禮,獻上一隻羔羊和一隻斑鳩;若為貧困者,則可獻上一對斑鳩或雛鴿,請求祭司為她向上帝祈禱。童貞聖母謹遵此律(路加福音2:12),展現了令人欽佩的美德。特別是她表現出服從的精神,儘管她知道自己無須遵守此律法,但正如她的聖子同意接受割禮一樣(祂本不需要),她也謙遜地遵行律法,以免冒犯他人。她更展現出謙遜的美德,甘願被視為不潔,需要被潔淨,彷彿她不是無痛生產一般。在希臘教會中,此慶節稱為「會主節」(Hypapante),意指西面和亞拿在聖殿與主相遇。為紀念此事,此慶節於公元542年由查士丁尼一世皇帝首次在教會中設立。據稱皇帝設立此節日是因應龐貝奧波利斯城一半遭地震摧毀及其他災難而立。在希臘教會中,此節日被視為屬於主的慶節之一(Despotikal Heortai)。「告潔日」此名稱是在第九世紀由羅馬教宗賦予。在希臘教會中,此慶節(仍保留其原名會主節)的序曲為「我靈以上帝我的救主為樂;因為他顧念他使女的卑微;」;而西面和亞拿的慶節則在次日舉行。 在西方教會中,此節日通常被稱為「聖燭節」,源於教堂內點燃蠟燭和燈具的習俗,以紀念我們的救主在這一天被西面宣告為「照亮外邦人的光」。遊行活動也具有類似的意義,聖伯爾納鐸對此有以下描述:「我們排成雙行遊行,手持蠟燭,這些蠟燭不是用普通的火點燃,而是由主教在教堂內先行祝聖的火焰。首先出發的人最後返回;途中我們詠唱『上主的榮耀偉大』。我們雙雙同行是為了頌揚慈善和群居生活;正如我們的救主差遣門徒時一樣。我們手持光明:首先,表示我們的光應當在眾人面前照耀;其次,我們特別在這一天這樣做,是為了紀念那些聰明的童女(其中這位榮福童貞女為首),她們點亮油燈迎接主。由於這個習俗和教堂內眾多的燈光,此節日被稱為聖燭節。因為我們所有的工作都應在慈善的聖火中完成,所以蠟燭都用聖火點燃。首先出發的人最後返回,為的是教導謙遜,在謙遜中互相禮讓。因為天主喜愛愉快的施予者,所以我們在途中歌唱。遊行本身教導我們不應在生命的道路上閒立不前,而應從一個德行邁向另一個德行,不顧念身後的,只向前方邁進。」 “告潔禮”是基督教藝術中常見的表現主題,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教會。由於割禮之奧蹟明顯不適合實際描繪,因此在藝術作品中較少出現,而聖殿奉獻禮則因更具品味而普遍被選作此目的。西面對榮福童貞女所作的預言「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劍刺透」,是她七苦中的第一苦。 《公禱書》之中的「妇人生产后感谢禮」是摩西律法所要求的古老儀式的延續。這項特定禮儀在基督教會中用於產後婦女的感恩與祝福的歷史有多久的時間,實難確定,但很可能相當古老,因為我們發現所有西方禮儀以及君士坦丁堡宗主教區的禮儀都包含這樣的儀式。希臘教會在嬰兒出生第一天為母親安排三次祈禱。第八天時,由護理人員將嬰兒帶到教堂,在中殿入口前為其祈禱。到第四十天時,母親和未來的嬰兒受洗保證人將嬰兒帶來。在例行的開場儀式之後,母親抱著嬰兒低頭,會長會為嬰兒畫十字聖號,並觸摸其頭部說:「讓我們向主祈禱:主——無所不能的上帝,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用聖言創造了一切有理性和無理性的萬物,使萬物從虛無中生出,我們懇求並祈求主,潔淨主的婢女所有的罪污,因為是住的旨意保守她並允許她進入聖教會,使她配得領受主的聖事而不受譴責。」(若嬰兒未能存活,祈禱到此結束;若嬰兒仍在世,神父繼續道:)「並請祝福她所生的嬰兒。使他增長、成聖、得引導、受教誨、蒙指引;因為主使他誕生並讓他見到今世之光,願他在主所定的時候配得心靈之光,並被列入主神聖的羊群之中:藉著主的獨生子,主與聖父,與至聖、至善、賜予生命的聖靈,從現在直到永遠,世世無窮。阿們。」 隨後還有其他關於孩子與母親的祈禱。當中提及基督在聖殿中的奉獻禮。會長會抱著孩子到教堂的不同部分,作為進入聖所的引導。男孩會被帶到祭台前,而女孩則只能到至聖所屏障的中央門前。若婦女流產,則另有專門的禮儀。 返回「聖人列傳」

February 1, 2025

2月2日 百夫長聖哥尼流主教

(1世紀) 【羅馬及其他西方殉道錄中記載。希臘教會於9月13日慶祝。依據:《使徒行傳》第十章、殉道錄中的記載,以及聖耶柔米的書信中的典故。由邁塔弗拉斯特(Metaphrastes)所記載的事蹟並不值得太多關注。】 哥尼流是在凱撒利亞的意大利營的百夫長。他是一位虔誠的皈依者,他和全家都敬畏上帝,常常賙濟窮人,並且恆切禱告。他在異象中看見一位天使,告訴他說他的禱告和施捨已如祭物達到上帝面前,現在他將要聽到救恩之道,並要領受完備的神聖真理。他要打發人往約帕去,到一個名叫西門的皮革匠家裏,請使徒之長聖彼得來,他將指導他,並為他施洗。 於是他照著去行,聖彼得趕赴凱撒利亞,為他和他全家施洗。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 哥尼流後來被聖彼得任命為凱撒利亞的主教,在那裏他竭力推展基督的國度,並在執政官面前作了美好的見證。他壽終正寢,被秘密安葬在一位富有的基督徒朋友的墳墓裏。據說,一叢荊棘生長在墓地上,用它那帶刺的枝條纏繞著入口,使得無人能進入,直到第五世紀初色雷斯腓立比城的主教聖西爾瓦努斯砍除了荊棘,才發現並遷移了這些聖髑。 返回「聖人列傳」

February 1, 2025
Thoom/Shutterstock.

2025年2月2日 獻聖嬰日

2月2日 獻聖嬰日 紀念顯現後第四主日 入祭頌 詩 48 上帝阿,我們在主的宮殿裏,記念主的慈愛。上帝阿,受頌揚直到地極,與主的聖名,正是相稱,主的右手,充滿公義。詩 48:主在我們上帝的城襄,在聖山上,至大無比,極當頌揚。啓:但願榮耀歸於聖父⋯⋯ 祝文 全能永生的上帝,主的獨生聖子降世成人,有世人的性情,往日在聖殿里被獻與主。伏求威嚴的上帝,叫我們心裏乾淨,得蒙聖子引到主的面前。這都是靠著我主耶穌基督。阿們。 上帝阿,我們因心性軟弱,在許多大危險中,有時不能站立得穩,這是主所知道的。求主保佑我們,賜我們力量,扶持我們經過一切的危險,輔助我們勝過一切的試探。這都是靠著我主耶穌基督。【聖子和聖父、聖靈,三位一體的主,一同永生,一同掌權,惟一上帝,永世無盡。】阿們。 書信借用瑪拉基書: 瑪 3:1-5 萬軍之耶和華說:「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預備道路。你們所尋求的主必忽然來到他的殿;立約的使者,就是你們所仰慕的,看哪,快要來到。」他來的日子,誰能當得起呢?他顯現的時候,誰能立得住呢?因為他如煉金匠的火,如漂洗者的鹼。他必坐下如煉淨銀子的人,必潔淨利未人,熬煉他們像金銀一樣;他們就憑公義獻供物給耶和華。那時,猶大和耶路撒冷所獻的供物必蒙耶和華悅納,徬彿古時之日、上古之年。 萬軍之耶和華說:「我必臨近你們,施行審判。我必速速作見證,警戒那些行邪術的、犯姦淫的、起假誓的、剝削雇工工錢的、欺壓孤兒寡婦的、屈枉寄居者的和不敬畏我的人。」 進階詠,詩 48:上帝阿,我們在主的宮殿裏,記念主的慈愛。上帝阿,受頌揚直到地極。啓:在萬軍的主城裏,就是在我們的上帝城裏所看見的,正是我們從前聽見的。 哈利路亞,哈利路亞。啓:那老者懷抱著聖嬰,但聖嬰卻指導老者(聖奧古斯丁語)。哈利路亞。 ✠福音載在使徒聖路加福音: 路 2:22-40 按摩西律法滿了潔淨的日子,他們就帶著孩子上耶路撒冷去,要把他獻給主。正如主的律法上所記:「凡頭生的男子必歸主為聖」;又要照主的律法上所說,用一對斑鳩,或用兩隻雛鴿獻祭。 那時,在耶路撒冷有一個人,名叫西面;這人又公義又虔誠,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來到,又有聖靈在他身上。他得了聖靈的啟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見主所立的基督。他受了聖靈的感動,進入聖殿,正遇見耶穌的父母抱著孩子進來,要照律法的規矩而行。西面就把他抱過來,稱頌上帝說: 「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話,容你的僕人安然去世;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是啟示外邦人的光,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 孩子的父母因論耶穌的這些話就驚訝。西面給他們祝福,又對孩子的母親馬利亞說:「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又要成為毀謗的對象,叫許多人心裏的意念顯露出來;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劍刺透。」 又有位女先知,名叫亞拿,是亞設支派法內力的女兒,年紀已經老邁,從童女出嫁,同丈夫住了七年,就寡居了,現在已經八十四歲。她不離開聖殿,禁食祈求,晝夜事奉上帝。正當那時,她進前來感謝上帝,對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講論這孩子的事。 約瑟和馬利亞照主的律法辦完了一切的事,就回加利利,到自己的城拿撒勒去了。孩子漸漸長大,強健起來,充滿智慧,又有上帝的恩典在他身上。 奉獻頌,詩 45:你說話文雅,所以上帝就賜福與你,世世無盡。 秘禱祝文 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並賜給我們主慈愛的援助,使我們所獻於主尊前的禮品,在主眼中得蒙悅納。這都是靠著⋯⋯ 懇求無所不能的上帝,藉著我們的獻祭,使我們脫離必死的本性,洗淨我們的罪惡,保護我們,抵擋各種的試探。這都是靠著⋯⋯ 獻聖嬰日序文:主曾藉著道成肉身的奧秘,發顯新光照耀我們的內心,叫我們在聖子我主耶穌基督的面上認識主的榮耀⋯⋯ 領主頌,路 2:西面得了聖靈的啟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見主所立的基督。 領聖餐後祝文 主,我們的上帝,這個至聖的聖事既是主賜下作為我們獲救的保障,求主因卒世童貞聖母馬利亞的代禱,使此聖事成為我們今生和來世獲得醫治。這都是靠著⋯⋯ 上帝已將屬天豐盛的恩典賞賜給我們;求主使我們藉此脫離一切肉體和世俗的情慾,並因天上的食糧得以堅固。這都是靠著⋯⋯ 最後的福音不唸約翰福音,改唸顯現後第四主日之祝福: 聖馬太福音 8:1-13 耶穌下了山,有一大羣人跟着他。這時,一個痲瘋病人前來拜他,說:「主啊,你若肯,你能使我潔淨。」耶穌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他的痲瘋病立刻就潔淨了。耶穌對他說:「你要注意,不可告訴任何人,只要去,讓祭司為你檢查,並獻上摩西所吩咐的祭物,作為證據給眾人看。」 耶穌進了迦百農,有一個百夫長進前來,求他,說:「主啊,我的僮僕癱瘓了,躺在家裏,非常痛苦。」耶穌說:「我去醫治他。」百夫長回答:「主啊,你到舍下來,我不敢當;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僮僕就會痊癒。因為我在人的權下,也有兵在我以下。我對這個說:『去!』他就去;對那個說:『來!』他就來;對我的僕人說:『做這事!』他就去做。」耶穌聽了就很驚訝,對跟從的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我也沒有見過。我又告訴你們,從東從西,將有許多人來,在天國裏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本國的子民反而被趕到外邊黑暗裏去,在那裏要哀哭切齒了。」耶穌對百夫長說:「你回去吧!照你的信心成全你了。」就在那時,他的僮僕好了。 返回「主日彌撒」

February 1, 2025

2月1日 聖伊格納丟

【聖伊格納丟的慶節有多個日期,分別為6月10日、10月8日、11月24日、12月14日或19日;但羅馬殉道錄將其節日定於2月1日。在布魯(the Bruges)和特里爾(Treves )殉道錄中,其紀念日被定在1月31日,以避免與聖布里奇特(Bridget)慶節相衝突。關於其生平和受難的權威文獻包括他本人的真實書信、殉道行傳、優西比烏斯的著作,以及金口聖約翰的《論伊格納丟》講道詞。】 聖伊格納丟是傳福音的聖約翰的皈依者和門徒。他由聖彼得任命,繼任沃迪乌斯(Evodius)為安提阿主教,並在主教職位上服務了整整四十年。他獲得了「懷主者」(Theophorus)這個稱號。根據他的事蹟記載,圖拉真(Trajan)曾問他為何有「懷主者」這個稱號,他回答說,因為他心中承載著基督。 蘇格拉底(Socrates)在其《教會史》中說:「我們必須提及教會中啓應對唱聖詩的傳統源起。伊格納丟,敘利亞安提阿第三任主教,繼使徒彼得之後,曾與使徒們有親密交往。他看見天使以輪唱的方式讚美至聖三位一體的異象,此後便將這種唱詩方式引入安提阿教會,從此這傳統便傳播至其他所有教會。」 沃迪烏斯大約在公元70年離開安提阿主教之位。有傳統記載表明沃迪烏斯是殉道,約瑟夫也提到當時安提阿發生騷亂,導致許多猶太人喪生。如果伊格納丟直到公元70年才繼任沃迪烏斯的主教之位,就很難解釋聖彼得如何任命伊格納丟為安提阿主教。但較有可能的是,後來的作者將伊格納丟被任命為安提阿主教一事,與他被祝聖為主教的職務混淆了,而他很可能是由使徒之首親自授予主教職務的。 伊格納丟殉道的日期可以相當確定地定在公元107年。殉道行傳明確指出,當時圖拉真在安提阿,而蘇拉(Sura)和塞內西奧(Senecio)擔任執政官:這兩件事只有在公元107年才同時發生。 圖拉真於一月進入安提阿,他首要關注的是檢視當地的宗教狀況,而基督徒被人向他告發為引進異教之人。伊格納丟被帶到他面前,勇敢地宣認基督為上帝。「你說的是那個被釘十字架的人嗎?」皇帝輕蔑地問道。伊格納丟回答:「正是祂,祂以死亡戰勝罪惡,使所有心中懷著祂的人得以踐踏一切魔鬼的權勢。」 圖拉真下令將他押送至羅馬,在競技場中讓野獸吞噬。通常,若羅馬公民在行省犯罪,會被送往首都接受懲罰,這是一種特殊待遇。然而,這似乎並非伊格納丟案例中的原因。他所受的懲罰通常是針對最低等的罪犯,而異教徒可能就是以這種眼光看待基督徒。教會歷史中,很少有比伊格納丟從安提阿到羅馬的旅程更為動人的敘述。在追溯這位殉道者邁向最終勝利的過程中,我們幾乎忘記了所讀的是一個被鐵鍊束縛押往死刑的囚犯。他被交給十名士兵看守,這些人似乎對他相當嚴苛;他們在西流基亞登船後,曾在士每拿暫時停留。在此地,他有幸遇見了該地主教坡旅甲,後者與他一樣,曾與聖約翰有過私交。他的到來在整個小亞細亞引起轟動。以弗所主教阿尼西母、特拉雷主教坡呂比和馬格尼西亞主教底馬,都從各自的城市帶著聖品人員代表團前來拜訪這位可敬的殉道者。伊格納丟趁此機會從士每拿寫信給這些主教所主持的教會,他給以弗所人、特拉雷人和馬格尼西亞人的書信至今仍存。他還聽說有些以弗所人要去羅馬,且可能比他更快到達,於是他寫了一封信給那裏的教會。他寫信的主要目的是要阻止羅馬的基督徒試圖為他求得緩刑。他不僅表示願意,更是渴望在競技場上與野獸相遇;這封信中所展現的,或許是最完美的順服典範。 從士每拿他前往特洛亞,在那裏受到了一些鄰近主教的迎接,而非拉鐵非(Philadelphia)的主教則成為他寫給該城基督徒信件的傳遞者。他也在同一地點寫信給士每拿教會,而他對該教區主教坡旅甲的私人情誼,可以解釋為何他也寫信給他,並在臨終時請求他照顧安提阿教會。這七封由伊格納丟在士每拿和特洛亞所寫的書信至今仍然保存。 看來伊格納丟本打算從特洛亞寫信給其他教會;但他的看守們不耐煩要繼續前行,於是再次啟航,循著聖保羅首次前往希臘的路線,在尼亞波利登岸。他們匆匆穿過馬其頓,在伊庇魯斯西岸再度登船,橫渡亞得里亞海,抵達羅馬。當時正舉行持續數日的競技表演,而伊格納丟之死似乎被安排為表演的一部分。因此,他們的航程被催促加快,在競技的最後一天,也就是十二月十九日,這位聖潔的殉道者被帶進競技場,他的死似乎只是一瞬間的事。在他寫給羅馬教會的信中,他曾祈求野獸能迅速將他解決,不要像有時發生的情況那樣拒絕觸碰他。他的禱告得到了應允;羅馬的基督徒們原本認為能見到安提阿的這位使徒性主教就已經是莫大的祝福,現在卻只能拾起一些較大較硬的骨頭,這是野獸留下的全部。這些遺骸被帶回安提阿,而在那個早期時代對聖者遺物所表現出的崇敬,可從他們對這些聖骸給予與聖潔殉道者本人在各城停留時同等的尊榮可見一斑。伊格納丟的朋友們稱他的遺骸為無價之寶;因此這些遺骸被安放在安提阿郊區的一座城門附近。 聖伊格納丟的遺骸後來被敬遷回羅馬,被安置在城中數座教堂中。然而,他的頭顱現由布拉格的耶穌會保管。 返回「聖人列傳」

January 31, 2025
加爾文·羅賓遜

關於加爾文·羅賓遜(Calvin Robinson)的聲明

今天(1/29)下午約3點,安立甘公教會主教團成員獲悉一則在X平台上發布的貼文,內容顯示加爾文·羅賓遜在華盛頓特區全國反墮胎峰會上發表演說的結尾片段。在影片中,他以一個被許多人解讀為納粹敬禮的手勢結束了他的發言。 儘管我們無法得知羅賓遜先生當時的內心想法,但他的行為似乎是試圖通過挑釁對立方來討好美國政治右翼的某些群體。Robinson先生此前已被警告,網路挑釁及類似行為(無論是為左翼還是右翼服務)都與聖品人員的使命不相容,並被要求停止。顯然,他並未遵守,因此,他在本教會的會長執照已被撤銷。他不再擔任安立甘公教會的聖品。 此外,我們明白這不僅僅是一個政治問題。大屠殺是一段難以言喻的恐怖歷史,由一個邪惡政權所為。我們譴責納粹意識形態和各種形式的反猶太主義。我們認為,那些模仿納粹敬禮的人,即使是開玩笑或試圖挑釁對手,都是在淡化大屠殺的恐怖,貶低那些為對抗施暴者而犧牲的人。這些行為具有傷害性和分裂性,違背了基督宗教仁愛的教義。 最後,我們祈求上帝賜予我們恩典,讓我們能放下不愉快的分歧,並將我們的國家和自身託付於祂的全能庇護之下。 A Statement on Calvin Robinson At approximately 3:00 pm today (1/29) members of the College of Bishops of the ACC were made aware of a post made on X showing the end of a speech made by Calvin Robinson at the National Pro-Life Summit in Washington, DC. In it, he closed his comments with a gesture that many have interpreted as a pro-Nazi salute. While we cannot say what was in Mr. Robinson’s heart when he did this, his action appears to have been an attempt to curry favor with certain elements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right by provoking its opposition. Mr. Robinson had been warned that online trolling and other such actions (whether in service of the left or right) are incompatible with a priestly vocation and was told to desist. Clearly, he has not, and as such, his license in this Church has been revoked. He is no longer serving as a priest in the ACC. ...

January 31, 2025

1月31日 約翰·鮑思高

摘自Anglican Breviary 約翰·鮑思高於1815年出生於意大利皮埃蒙特地區,父母是貧困的農民。在他的童年時期,他經歷了許多誘惑和苦難,這些都是簡樸民眾常要面對的命運。因此,他對貧困兒童產生了極大的憐憫之心,渴望保護他們免受道德危險的侵害,並為上帝培育他們。為了服務窮人,他努力尋求教育機會,儘管困難重重,最終還是成功晉鐸為神父。此後,他開始了一段旅程,成為了年輕人的使徒。 他在都靈創辦了一個男童會,之後又開辦了學校。這項事工不斷發展,最終他成立了一個以聖法蘭西斯·沙雷士為主保的修會,稱為慈幼會,目的是在全世界推廣和延續對男童的使徒工作。為了對女童進行類似的工作,他還成立了一個女修會,稱為聖母進教之佑修女會。第三,他創立了一個平信徒組織,為他的各個機構工作並提供支持。 他的計劃是教育年輕人,特別是那些被忽視或處於危險中的青年,根據他們的才能培訓他們從事各種行業或職業,同時灌輸天主教的信仰實踐,使每個孩子都能找到並實現上帝賦予的聖召。他還為那些較晚尋求司鐸聖召的人設立了培訓學校。鮑思高以其對年輕人出色的講道而聞名,並以治癒身心靈的奇蹟著稱。他在1888年因勞累過度而去世,並於1934年被正式冊封為聖人。 返回「聖人列傳」

January 30, 2025

1月30日 真福殉道國王查理一世

摘自Anglican Breviary 查理·斯圖亞特,在世俗歷史上被稱為英格蘭查理一世,通稱為皇家烈士(The Royal Martyr),生於1600年,並於1626年聖燭節加冕為英格蘭國王。他的父親曾是蘇格蘭的詹姆斯六世,後來成為英格蘭的詹姆斯一世,是一位從蘇格蘭加爾文派皈依的熱心教徒,他在其統治的所有領地內努力推崇聖品人員和聖禮,這些都是加爾文教派所否認的。他特別在蘇格蘭恢復了使徒統緒的聖品,希望藉此逐漸以我們宗教的古老傳統取代新的發明。當查理繼承其父之王位時,他也同樣熱心處理這些事務。但當他試圖在蘇格蘭推行禮儀崇拜時,加爾文派感到震驚,並煽動不敬的暴民阻止其實施,此後反對聲浪不斷增長,最終顯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蘇格蘭作為一個國家無法以這種方式與教會和解。儘管如此,在其父統治時期建立的大公教會的聖品人員的傳承仍在繼續其工作,今日的蘇格蘭教會便是其成果。同時,查理在其大法官、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勞德的協助下,在英格蘭推行了許多教會改革,並加強教會紀律,因此引起了極大的對立,最終導致他們二人都殉道。 這正是下議院首次開始為爭取君主立憲而鬥爭的時期,這與國王一直以來所理解和查理試圖捍衛的特權相牴觸。議會最終判處他死刑,不僅是因為他反對其政敵的政治主張,更是因為他堅決拒絕廢除教會的大公體制。在此過程中,他展現出自身能以真正的偉大和沉著來承受各種侮辱的能力。因為他是一個一直以對上帝的虔誠、懺悔和祈禱著稱的人,同時也忠實履行基督徒的職責。因此,即使他認為對他的死刑判決是非法和不公的,他仍將其視為上帝因他自身罪過而施予的應得懲罰。 自被捕之時起,他便將大部分時間用於祈禱和默想。在行刑當日,在被允許陪伴他的一位教士的協助下,他欣然為死亡做準備,先誦讀當日的日課,然後以極大的虔誠聆聽《馬太福音》之中有關基督受難的記載。此後,他領受了終傅聖事,因此得到力量,勇敢、愉悅地走向死亡。深知他的克拉倫登伯爵愛德華·海德如此評價他:“他若說有人堪當,便是最配得上誠實之人這一稱號的人,他是如此熱愛正義,除非某事被偽裝得讓他相信是正當的,否則任何誘惑都不能使他做出不義之事;在他所處的時代,他是最有價值的紳士,最好的主人,最好的丈夫,最好的父親,也是最好的基督徒。”其他人也證實,他以純潔的美德和祈禱的操練著稱,在他所面對的種種誘惑和干擾中,這些品質閃耀出奇妙的光芒。他以在飲食和衣著上的嚴格節制而聞名,且始終表現出對奉承的高尚漠然。所有認識他的人都對他的某種純真印象深刻,因為即便是他的死敵也說他是「上帝愚拙的僕人」。在行刑時,他申明自己是大公教會的忠實信徒。殉道之事是發生在1649年1月30日。之後他的遺體被安放在溫莎的聖喬治堂,但在其敵人的命令下,他被埋葬時未經教會儀式,因為即使在完成了對他的毀滅之後,他們對他和聖品人員的仇恨仍未得到滿足。他受人敬仰,是因為他為那些此等心智之人無法理解的事物獻出了生命。 返回「聖人列傳」

January 29, 2025
Thoom/Shutterstock.

2025年1月29日 亡者彌撒

2025年1月29日 亡者彌撒 入祭頌 求主賜他們永恆的安息,並以永遠的光照耀他們。 詩65:上帝啊,人在錫安仰靠祢,讚美祢,所許的願,也當在祢面前償還。俯聽禱告的主,凡有血氣的,都必來歸附祢。 之後直接重復誦念:求主賜他們永恆的安息…… 祝文 主的本性就是憐憫,樂於寬恕;求主憐憫主的僕婢們(瑪麗亞陳僑英、陳僑雲)的靈魂,赦免他們的一切罪過,使他們脫離此世肉身的桎梏,得以遷入永生。這都是靠著⋯⋯ 上帝不願罪人沈淪,喜愛萬民得救;我們懇求主大發慈悲,賜恩與我們為伍而已去世的弟兄、親友及恩人們,藉著卒世童貞榮福馬利亞以及諸聖的代禱,得與他們同享永恆的福樂。 主上帝是信眾的創造主和救贖主,求主赦免主僕婢們靈魂的一切罪過,使他們藉著我們虔誠的哀禱,獲得他們平生所期望的饒恕。主和聖父、聖靈,唯一上帝,一同永生,一同掌權,永世無盡。阿們。 書信借用真福使徒聖約翰啟示錄: 啟 14:13 我聽見從天上有聲音說:「你要寫下:從今以後,在主裏死去的人有福了。」聖靈說:「是的,他們要從自己的勞苦中得安息,因為工作的成果永隨著他們。」 進階詠 詩 72:求主賜他們永恆的安息,並以永遠的光照耀他們。 啓,詩 112:義人的名,萬世長留,他們必不怕凶惡的風聲。 連唱詠:求主赦免已亡諸信者的靈魂,脫離他們罪過的一切羈絆。啓:求主以恩寵助佑,使他們脫離仇敵的審判,並且享受永恆光明的福樂。 繼抒詠 一、忿怒日子哭泣聲高!應了往昔先知警告,天地都在灰里焚燒! 二、裁判親從天庭降臨,萬人靜候他來刑賞,胸中何等恐懼驚惶! 三、號角吹聲四下普傳,響徹世上千萬墓間,召集萬民到主座前。 四、死亡發抖自然震駭,受造萬有正在醒來,同向裁判傾吐心懷。 五、看哪案卷措詞精密,一切詳情都經登記,將來審判必然本此。 六、審判大主寶座榮登,隱蔽行為都經審問,再無冤抑不蒙伸明。 七、軟弱似我何從置辯?倘然裁判審究殊嚴,誰為中保代表居間? 八、威嚴君王代我求情!白賜我們寶貴救恩,更做我們親密友朋! 九、慈愛耶穌懇求思念,主為救我曾降世間,莫再容我跌入死淵。 十、主來尋我僕僕途間,苦架捨身將我贖還,這般恩典豈是徒然? 十一、公義裁判因罪深沾,懇在大日尚未臨前,早賜主的寬恕恩典。 十二、我今痛悔悲淚傾流,自認罪過心有深憂;求主施恩代我懇求。 十三、犯罪婦人主曾拯救;垂死強人主曾矜宥;我亦蒙恩希望仍有。 十四、我的哀呼不足深多,但求恩主慈悲允可,求我脫離炎炎永火。 十五、將我放入蒙愛羊群;莫放我入被棄羊群,求伸恩手舉我上升。 十六、到時惡人驚惶悲切,災難火中慘慘毀滅,求使我與聖徒為列。 十七、我敬低頭心中認罪,懇鑒悔心若視塵灰;助我到底翻然能改。 十八、到時哀痛日子來臨!人從塵土中間回醒,必須準備受神質審; 十九、神啊懇求寬宥哀矜!多福耶穌慈悲上帝,懇賜他們永遠安甯。阿們。 ✠福音載在使徒聖約翰福音: 約 6:51-54 我就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吃這糧,必永遠活著。我為世人的生命所賜下的糧就是我的肉。」 因此,猶太人彼此爭論說:「這個人怎能把他的肉給我們吃呢?」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在你們裏面就沒有生命。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 奉獻頌:主耶穌基督,榮耀的君王,求主救拔已亡諸信者的靈魂,脫離陰間的痛苦與深淵的極處。求主拯救他們脫離猛獅的口;求主不容深坑吞滅他們,並不容他們陷落於幽暗的處所;但願主的天使長聖米迦勒,引導他們進入至聖的光明之中。※這光明是主昔日許給亞伯拉罕和他的子孫的。領:求主把我們為讚頌主所奉獻的祈禱與犧牲,惠然收納,為使我們今天所紀念的靈魂,由死亡而進入生命。※這生命是主昔日許給亞伯拉罕和他的子孫的。 秘禱祝文 主藉此聖祭而赦免普世的罪過,使主的僕婢們(瑪麗亞陳僑英、陳僑雲)的靈魂,因著這神聖的獻祭,得以有效的獲得永生的救恩。這都是靠著⋯⋯ 上帝的仁慈是無限量的,求主惠然接納我們的祈禱,使我們已亡的弟兄、親友、恩人們的靈魂,既得信仰主的特殊恩典,現在也能靠著這救贖之祭獲得一切罪過的赦免。 懇求主仁慈的垂顧我們為主的眾僕婢們所獻上的祭品,賜予他們恩寵,使他們信靠主聖名的力量,從主那獲得永生的賞賜。這都是靠著⋯⋯ 誦念亡者序文。 領主頌:求主以永遠的光照耀他們:由於主的仁慈,使他們永遠與主的諸聖同在。領:求主賜他們永恆的安息,並以永遠的光照耀他們。由於主的仁慈,使他們永遠與主的諸聖同在。 ...

January 2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