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年福音與講道 大齋期第一主日

週年福音與講道 大齋期第一主日 思高本 和合本 瑪竇福音 4:1-11 馬太福音 4:1-11 那時,耶穌被聖神領往曠野,為受魔鬼的試探。他四十天四十夜禁食,後來就餓了。試探者就前來對他説:「你若是天主子,就命這些石頭變成餅吧!他回答説:「經上記載:『人生活不只靠餅,而也靠天主口中所發的一切言語。』」那時,魔鬼引他到了聖城,把他立在聖殿頂上,對他説:「你若是天主子,就跳下去,因經上記載:『他為你吩咐了自己的天使,他們要用手託着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耶穌對他説:「經上又記載:『你不可試探上主,你的天主!』」魔鬼又把他帶到一座極高的山頂上,將世上的一切國度及其榮華指給他看。對他説:「你若俯伏朝拜我,我必把這一切交給你。」那時,耶穌就對他説:「去吧!撒殫!因為經上記載:『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唯獨事奉他!』」於是魔鬼離開了他,就有天使前來伺候他。 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他禁食四十晝夜,後來就餓了。那試探人的進前來,對他説:「你若是上帝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耶穌卻回答説:「經上記着説:‘人活着,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裏所出的一切話。’」魔鬼就帶他進了聖城,叫他站在殿頂上,對他説:「你若是上帝的兒子,可以跳下去,因為經上記着説:‘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託着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耶穌對他説:「經上又記着説:‘不可試探主你的上帝。’」魔鬼又帶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將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都指給他看,對他説:「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都賜給你。」耶穌説:「撒但(就是抵擋的意思,乃魔鬼的別名),退去吧!因為經上記着説:‘當拜主你的上帝,單要侍奉他。’」於是,魔鬼離了耶穌,有天使來伺候他。 教宗聖格里高利《第十六篇福音講道》 有一些人讀到這段經文,會產生這樣的一個問題:是什麼神帶領耶穌進入曠野?這是因為接下來經上説:「魔鬼引他到了聖城。」又説:「魔鬼又把他帶到一座極高的山頂上。」但是,我們相信是聖神帶領耶穌進入曠野,這是毫無疑問的。祂自己的神帶領祂來到一個惡神也會找到、並在那裏試探祂的地方。請注意,當經上説魔鬼是如何帶領神-人來到高山之巔,帶祂來到聖城時,人的心靈不願相信這樣的事;他們的耳朵也害怕聽到這樣的事。然而,當我們反覆思量這些事,以及其它的事時,我們發現這些並非不可信的。 毫無疑問,魔鬼是一切行惡者的首領,每一個惡人都是這一邪惡首領的肢體。難道比拉多不是撒殫的肢體嗎?迫害基督的猶太人,以及釘祂十字架的士兵,豈不同樣是撒殫的肢體嗎?如果祂允許自己被魔鬼的肢體釘在十字架上,那麼,祂允許自己被他們的首領帶到高山之上,這有什麼可奇怪的呢?因此,我們的救主既然甘願來到世上被殺,那麼祂甘願受魔鬼的試探,這並沒有什麼不合適的。相反,祂藉着自己受試探,戰勝了我們所受的試探,同樣,祂也要藉着自己的死亡,戰勝死亡。 我們應存記在心的是,試探通過三個步驟而影向我們。首先是慫恿,其次是喜悦,最後是贊同。當我們受試探時,一般而言,我們會陷於喜悦,甚至贊同,由於我們因罪惡的肉體而生,這使我們自己陷於有利於受罪惡攻擊的狀況中。但是,天主在童貞女的淨胎中取了血肉,進入了世界,卻沒有罪,在祂身上沒有任何這樣的矛盾衝突。因此,祂有可能在受第一階段的試探,即慫恿,但是,喜悦在祂的靈魂內找不到任何被它的牙齒咬住的地方,因此,祂由魔鬼所受的試探全都是外在的,而非內在的。 返回「週年福音與講道」

June 13, 2024

週年福音與講道 大齋期第一主日 禮拜一

週年福音與講道 大齋期第一主日 禮拜一 瑪竇福音 25:31-46 馬太福音 25:31-46 那時,耶穌對門徒説:「當人子在自己的光榮中,與眾天使一同降來時,那時,他要坐在光榮的寶座上,一切的民族,都要聚在他面前;他要把他們彼此分開,如同牧人分開綿羊和山羊一樣:把綿羊放在自己的右邊,山羊在左邊。那時,君王要對那些在他右邊的説:我父所祝福的,你們來吧!承受自創世以來,給你們預備了的國度吧!因為我餓了,你們給了我吃的;我渴了,你們給了我喝的;我作客,你們收留了我;我赤身露體,你們給了我穿的;我患病,你們看顧了我;我在監裏,你們來探望了我。那時,義人回答他説:主啊!我們什麼時候見了你飢餓而供養了你,或口渴而給了你喝的?我們什麼時候見了你作客,而收留了你,或赤身露體而給了你穿的?我們什麼時候見了你患病,或在監裏而來探望過你?君王便回答他門説: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然後他又對那些在他左邊的説:可咒罵的,離開我,到那給魔鬼和他的使者預備的永火裏去吧!因為我餓了,你們沒有給我吃的;我渴了,你們沒有給我喝的;我作客,你們沒有收留我;我赤身露身,你們沒有給我穿的;我患病或在監裏,你們沒有來探望我。那時,他們也要回答説:主啊!我們幾時見了你飢餓,或口渴,或作客,或赤身露體,或有病,或坐監,而我們沒有給你效勞?那時君王回答他們説: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沒有給這些最小中的一個做的,便是沒有給我做。這些人要進入永罰,而那些義人卻要進入求生。」 「當人子在他榮耀裏、同着眾天使降臨的時候,要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萬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們分別出來,好像牧羊的分別綿羊山羊一般,把綿羊安置在右邊,山羊在左邊。於是王要向那右邊的説:‘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裏,你們來看我。’義人就回答説:‘主啊,我們什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什麼時候見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又什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裏,來看你呢?’王要回答説:‘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王又要向那左邊的説:‘你們這被咒詛的人,離開我!進入那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裏去!因為我餓了,你們不給我吃,渴了,你們不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不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不給我穿;我病了,我在監裏,你們不來看顧我。’他們也要回答説:‘主啊,我們什麼時候見你餓了,或渴了,或作客旅,或赤身露體,或病了,或在監裏,不伺候你呢?’王要回答説:‘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不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不做在我身上了。’這些人要往永刑裏去;那些義人要往永生裏去。」 聖奧古斯丁主教《論信德與善工》 有人會説,惟獨靠着信德,你就能獲得永生,即便你沒有守誡命。但是,請記住,沒有善工,信德是死的。這將如何與主所要説的話相調和呢?主對那些在祂左邊的人説:「到那給魔鬼和他的使者預備的永火裏去吧!」祂為什麼要定他們的罪?不是因為他們不信祂,而是因為他們沒有行善工。祂要確保沒有一個人會指望只靠着信德就能獲得永生,信德若無善工,就是死的。為此緣故,祂説祂將把所有民族的人分開,就如同牧人將綿羊和山羊分開,儘管在此之前它們是混在一起的,在同一塊草場上吃草。這可從他們對主所説的話中表現出來,他們問説:「主啊!我們幾時見了祢這樣或那樣,而我們沒有給你效勞?」他們相信,卻不關心行善工。他們這樣説,彷彿他們希望藉着他們的死信德而獲得永生。 你認為那些沒有行慈善事工的人會是唯一要下地獄的人嗎?那些盜竊屬於他人的物品的人會怎樣呢?或者,那些對自己毫無憐憫,以致於敗壞了天主在他們內的聖殿的人又將怎樣呢?對那些行慈善工作,卻沒有愛的人,善工有什麼用呢?宗徒説:「我若把我所有的財產全施捨了;但我若沒有愛,為我毫無益處。」要記住,沒有人會愛自己的近人如同自己一樣,如果他不愛自己的話。因為凡愛邪惡的,就是憎恨自己的靈魂。 我們不應自欺,就如一些人所做的那樣,他們説福音上所説的永遠不滅的火,並不是指不滅的燃燒。他們認為死信德為獲得所應許的救恩已足夠了,某些人要「藉着火」而得救;他們這樣解釋聖保祿所説的這些話,説它意為那些人將經過火,而這火本身是永遠不滅的。換言之,火本身是不滅的,但是,火的燃燒,亦即它作用於人身上卻不是永久的。但是,主卻預先制止的這樣的解釋,祂用這樣的話結束了祂的講話:「這些人要進入永罰,而那些義人卻要進入求生。」因此,那一燃燒,就如同那火一樣,是永遠不滅的。真理本身告訴我們,下地獄的人並非那些缺乏信德的人,而是那些缺乏善工的人。 返回「週年福音與講道」

June 13, 2024

週年福音與講道 大齋期第一主日禮拜二

週年福音與講道 大齋期第一主日禮拜二 瑪竇福音 21:10-17 馬太福音 21:10-17 當耶穌進入耶路撒冷的時候,全城轟動,説:「這人是誰?」羣眾説:「這是加利肋亞納匝肋的先知耶穌。」耶穌進了聖殿,把一切在聖殿內的商人顧客趕出去,把錢莊的桌子和賣鴿子的凳子推翻,向他們説:「經上記載:『我的殿宇,應稱為祈禱之所。』你們竟把它做成了賊窩。」在聖殿內的瞎子和瘸子來到他跟前,他都治好了他們。司祭長及經師見了他所行的奇事,又聽見了孩子們在聖殿內喊説:「賀三納於達味之子!」就大發忿怒,對耶穌説:「你聽見他們所説的嗎!」耶穌對他們説:「是的,你們從未讀過:『你由嬰兒和吃奶者的口中,備受讚美』這句話嗎?」於是便離開他們走出城外,到伯達尼去,在那裏過夜。 耶穌既進了耶路撒冷,合城都驚動了,説:「這是誰?」眾人説:「這是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耶穌。」耶穌進了上帝的殿,趕出殿裏一切做買賣的人,推倒兑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對他們説:「經上記着説:‘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在殿裏有瞎子、瘸子到耶穌跟前,他就治好了他們。祭司長和文士看見耶穌所行的奇事,又見小孩子在殿裏喊着説:「和散那歸於大衞的子孫!」就甚惱怒,對他説:「這些人所説的,你聽見了嗎?」耶穌説:「是的。經上説‘你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讚美’的話,你們沒有念過嗎?」於是離開他們,出城到伯大尼去,在那裏住宿。 可敬者聖伯達講道集 主先前藉着詛咒不結果的無花果樹所要預表的,不久之後,當祂將做買賣的人趕出聖殿時,就非常清楚地表達了出來。當主飢餓的時候,無花果樹沒有果實,這並不是它的錯,因為那時並不是結果子的時候。但是,那些將世俗的生意帶進主的聖殿的司祭是有罪的。他們不再結出主所期待並渴望找到的虔敬果實。主詛咒了那棵無花果樹,使它枯萎,使看到或聽到此事的人能明白一個教訓:如果他們只滿足於善言,卻不結出善工的果實,就如同那棵枝葉繁茂、卻不結果的無花果樹那樣,他們自己應受到天主更嚴厲的審判。 但是,由於他們沒有明白這一徵兆的意義,基督會使他們應受的更為嚴厲的懲罰臨於他們。祂強力趕走了被帶進聖殿的做買賣的人。天主命令在聖殿裏只應做神聖之事:向天主奉獻祭獻與祈禱,誦讀、聆聽並詠唱天主的聖言。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主應該在裏面發現的,只是被帶進其中並在那裏售賣的、為聖殿的事奉所必須的東西。就如我們在另一處所讀到的,耶穌進入聖殿,發現了售賣牛、羊、鴿子的人。我們知道,這只是為了那些從遠地而來的人,為使他們能在當地買到這些東西,好能奉獻在上主的殿中。 其實,主甚至也不希望在聖殿裏售賣那些將要在那裏奉獻的東西,因為伴隨着買賣的是貪婪與欺詐。那麼,對於那些祂發現在戲笑與閒聊中虛度時光、或是犯有其它惡行的人,祂將如何給予更重的懲罰呢?主不允許在祂的殿裏做買賣,而這些買賣在其它地方是可以自由進行的。那麼,毫無疑問,那些在其它地方也決不允許做的事,如果它們也在被祝聖於天主的聖殿裏做,一定會召致上天的震怒。這裏提到了賣鴿子的,這有特別的象徵意義:聖神以鴿子的形像降在我們的主身上。因此,鴿子使我們想起聖神的恩賜。直到我們自己生活的時代,仍有人在天主的殿裏售賣鴿子。我的意思是那些在教會斂財而為人覆手的人。藉着這一覆手,聖神被由天上賜下。 返回「週年福音與講道」

June 13, 2024

週年福音與講道 大齋第一主日禮拜三(春季齋期禮拜三)

週年福音與講道 大齋第一主日禮拜三(春季齋期禮拜三) 瑪竇福音 12:38-50 馬太福音 12:38-50 那時,有幾個經師和法利塞人對耶穌説:「師父,我們願意你顯示一個徵兆給我們看。」他回答他們説:「邪惡淫亂的世代要求徵兆,但除了約納先知的徵兆外,必不給它其他的徵兆。有如約納曾在大魚腹中三天三夜,同樣,人子也要在地裏三天三夜。尼尼微人在審判時,將同這一代人起來,定他們的罪,因為尼尼微人因了約納的宣講而悔改了;看,這裏有一位大於約納的!南方的女王,在審判時,將同這一代人起來,而定他們的罪,因為她從地極而來,聽撒羅滿的智慧,看,這裏有一位大於撒羅滿的!邪魔由人身上出來以後,走遍乾旱之地,尋找一個安息之所,卻沒有找着,他於是説:我要回到我出來的那間屋裏去。他來到後,見裏面空着,打掃乾淨,裝飾整齊,就去,另外帶了七個比他更惡的魔鬼來,進去,住在那裏;那人末後的處境就比以前的更壞了。對這邪惡的世代也必是這樣。」耶穌還同羣眾説話的時候,看,他的母親和他的兄弟,站在外邊,想要同他説話。有人告訴他説:「看,你的母親同你的兄弟,站在外邊,想要同你説話。」他卻回答那告訴他的人説:「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兄弟?」遂伸出他的手,指自己的門徒説:「看!我的母親,我的兄弟!不拘誰遵行我在天之父的意旨,他就是我的兄弟,姐妹和母親。」 當時,有幾個文士和法利賽人對耶穌説:「夫子,我們願意你顯個神蹟給我們看。」耶穌回答説:「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看神蹟,除了先知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約拿三日三夜在大魚肚腹中,人子也要這樣三日三夜在地裏頭。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就悔改了。看哪,在這裏有一人比約拿更大!當審判的時候,南方的女王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她從地極而來,要聽所羅門的智慧話。看哪,在這裏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污鬼離了人身,就在無水之地過來過去,尋求安歇之處,卻尋不着。於是説:‘我要回到我所出來的屋裏去。’到了,就看見裏面空閒,打掃乾淨,修飾好了,便去另帶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鬼來,都進去住在那裏。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這邪惡的世代也要如此。」耶穌還對眾人説話的時候,不料他母親和他弟兄站在外邊,要與他説話。有人告訴他説:「看哪,你母親和你弟兄站在外邊,要與你説話。」他卻回答那人説:「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就伸手指着門徒,説:「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 聖安波羅修主教《路加福音註釋》 主定了猶太人的罪,現在,祂又接着宣告了教會的奧跡。祂以兩個預像清楚地顯示了教會,首先是悔改的尼尼微人,其次是南方的女王。教會就如同南方的女王,從地極而來,為能在和平的君王──真撒羅滿前聽取智慧。她是女王,是那獨一不可見之領域的女王,將萬國人民,不論遠近與種族,結合成同一個身體。 因此,南方的女王來見撒羅滿,這是基督與教會的象徵。但是,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卻更大。南方女王的到來是一個預表,但現在奧秘真地實現了。那時,我們以撒羅滿為預像,而現在基督親自在肉身內來臨。教會由兩種人所組成,即無罪者與悔改罪惡者。因為悔改除去罪惡,而智慧則避免犯罪。 此外,約納的徵兆,既預表了我們的主的受難,也代表猶太人所犯罪惡的嚴重性。在此要注意的是這是權威的宣告與仁慈的標記。因為在尼尼微人的事例中,基督既警告了他們所要受的懲罰,也給出了逃避這一懲罰的方法。因此,如果猶太人悔改,他們沒有任何理由感到絕望,必會獲得寬恕。 返回「週年福音與講道」

June 13, 2024

週年福音與講道 大齋第一主日禮拜五(春季齋期禮拜五)

週年福音與講道 大齋第一主日禮拜五(春季齋期禮拜五) 若望福音 5:1-15 約翰福音 5:1-15 這些事後,正是猶太人的慶節,耶穌便上了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一個水池,希伯來語叫作貝特匝達,周圍有五個走廊。在這些走廊內,躺着許多患病的,瞎眼的,瘸腿的,痳痺的,都在等候水動,因為有天使按時下到水池中,攪動池水;水動後,第一個下去的,無論他患什麼病,必會痊癒。在那裏有一個人,患病已三十八年。耶穌看見這人躺在那裏,知道他已病了多時,就向他説:「你願意痊癒嗎?」那人回答説:「主,我沒有人在水動的時候,把我放到水池中;我正到的時候,別人在我以前已經下去了。」耶穌向他説:「起來,拿起你的牀,行走罷!」那人便立刻痊癒了,拿起自己的牀,行走起來;那一天正是安息日。於是猶太人對那痊癒的人説:「今天是安息日,不許你拿牀。」他回答他們説:「叫我痊癒了的那一位給我説:拿起你的牀,行走罷!」他們就問他:「給你説拿起牀來,而行走的那人是誰?」那痊癒的人卻不知道他是誰,因為那地方人多,耶穌已躲開了。事後耶穌在聖殿裏遇見了他,便向他説:「看,你已痊癒了,不要再犯罪,免得你遭遇更不幸的事。」那人就去告訴猶太人:使他痊癒的就是耶穌。 這事以後,到了猶太人的一個節期,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一個池子,希伯來話叫作畢士大,旁邊有五個廊子;裏面躺着瞎眼的、瘸腿的、血氣枯乾的許多病人等候水動,因為有天使按時下池子攪動那水,水動之後,誰先下去,無論害什麼病就痊癒了。在那裏有一個人,病了三十八年。耶穌看見他躺着,知道他病了許久,就問他説:「你要痊癒嗎?」病人回答説:「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裏;我正去的時候,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耶穌對他説:「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人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來走了。那天是安息日,所以猶太人對那醫好的人説:「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的。」他卻回答説:「那使我痊癒的,對我説:‘拿你的褥子走吧。’」他們問他説:「對你説‘拿褥子走’的是什麼人?」那醫好的人不知道是誰;因為那裏的人多,耶穌已經躲開了。後來耶穌在殿裏遇見他,對他説:「你已經痊癒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那人就去告訴猶太人,使他痊癒的是耶穌。 聖奧古斯丁主教《約翰福音釋義》 讓我們看看基督想要在這個祂由如此眾多的病人中所治好的人身上要表達什麼意思,祂本身保持着合一的奧秘。祂在這個人身上發現他患病的年數,他「患病已三十八年」。我們必須要詳細解釋一下,為什麼這個數字是與患病相關的數字,而非與健康相關的數字。那麼,請你們留心細聽,主會賜予我們恰當的言詞,並使你們能完全領會。我們認為數字四十包含着某種圓滿。我以為你們已注意到了這一點,因為聖經反覆提到這一點。你們深知守齋為這個數字所聖化。梅瑟守齋四十天,厄里亞也守齋同樣的時間,我們的主救主耶穌基督自己也守了四十天嚴齋。梅瑟代表法律,厄里亞代表先知,而耶穌則代表福音。因此,當主在山上給門徒顯示聖容時,這三者都出現了。主在梅瑟與厄里亞兩人中間,這代表法律和先知為福音作證。 我們查考法律、先知與福音,就會發現它們都推薦四十天的齋戒。這一齋戒是件巨大而無所不包的事:節制罪惡與不法的世俗貪慾。這就是真正的齋戒:「棄絕不虔敬的生活,和世俗的貪慾,有節制,公正地、虔敬地在今世生活。」宗徒將這樣的齋戒與什麼樣的賞報結合在一起呢?他緊接着説:「期待所希望的幸福,和我們偉大的天主及救主耶穌基督光榮的顯現。」在今世,當我們正直生活時,我們守四十天的齋戒,棄絕犯罪的傾向與罪惡的貪慾。由於這一自我棄絕決不會沒有賞報,我們期待着我們所盼望的福樂,以及全能的天主、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的光榮的顯現。藉着這盼望,當它實現時,我們就會領受我們的賞報。就如福音所告訴我們的,會有報酬給予那些在葡萄園裏勞作的工人,我相信你們一定都還記得,我不打算重複每一細節,彷彿你們對此完全一無所知、毫無經驗一樣。因此,一定會有報酬。「報酬」這個詞的字根是數字「十」,十加四十就是五十。因此,在復活節前,我們要在憂苦中度過四十天,但是,在復活節後,當我們領受了賞報後,我們要喜樂地慶祝五十天。 你們記得我將三十八年作為那人受苦的時間。我想要解釋一下為什麼三十八這個數字與患病相關,而非與健康有關。正如我所説過的,愛成全了法律;數字四十代表法律在所有活動中的應驗。但是,論到愛德,天主給了我們兩條誡命:「你應全心,全靈,全意,愛上主你的天主。」以及「你應當愛近人如你自己。全部法律和先知,都繫於這兩條誡命。」那個寡婦將她全部所有的──兩個小錢──奉獻給天主,做得正對。那個店主收到兩個銀錢,作為照顧醫治那個被強盜打得遍體鱗傷的人的酬勞,這也是十分合適的。同樣,耶穌與撒瑪黎雅人一起住了兩天,好能以祂的愛堅強他們,這也很合宜。因此,這數字二與善有某種聯繫──我們要特別思想這一愛的雙重誡命。那麼,如果數字四十具有法律的圓滿性,除非藉着愛的雙重誡命,法律不得滿全,四十缺二的人是病弱的,這又有什麼可奇怪的呢? 返回「週年福音與講道」

June 13, 2024

週年福音與講道 大齋第一主日禮拜四

週年福音與講道 大齋第一主日禮拜四 瑪竇福音 15:21-28 馬太福音 15:21-28 耶穌離開那裏,就退往提洛和漆冬一帶去了。看,有一個客納罕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説:「主,達味之子,可憐我罷!我的女兒被魔鬼糾纏的好苦啊!」耶穌卻一句話也不回答她。他的門徒就上前求他説:「打發她走罷!因為她在我們後面不停地喊叫。」耶穌回答説:「我被派遣,只是為了以色列家失迷的羊。」那婦人卻前來叩拜他説:「主,援助我罷!」耶穌回答説:「拿兒女的餅扔給小狗,是不對的。」但她説:「是啊!主,可是小狗也吃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屑。」耶穌回答她説:「啊!婦人,妳的信德真大,就如妳所願望的,給妳成就罷!」從那時刻起,她的女兒就痊癒了。 耶穌離開那裏,退到推羅、西頓的境內去。有一個迦南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着説:「主啊,大衞的子孫,可憐我!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耶穌卻一言不答。門徒進前來,求他説:「這婦人在我們後頭喊叫,請打發她走吧。」耶穌説:「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裏去。」那婦人來拜他,説:「主啊,幫助我!」他回答説:「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婦人説:「主啊,不錯;但是狗也吃它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耶穌説:「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從那時候,她女兒就好了。 聖耶柔米司鐸《瑪竇福音註釋》 我們的主離開了誹謗中傷祂的經師與法利塞人,前往提洛和漆冬地區,醫治那裏的人。有一個客納罕婦人從她所在的地方出來,高聲呼喊,為能使她女兒的病得到醫治。(請注意,治好客納罕婦人的女兒的病是本福音所記載的第十五個奇蹟。)「主,達味之子,可憐我罷!」她知道要稱祂為達味之子,為此緣故,她從自己所在的地方出來,亦即,她離開了自己所在的地方,改變了信仰,拋棄了提洛和漆冬人的謬誤。 那婦人説:「我的女兒被魔鬼糾纏的好苦!」我認為我們可以將客納罕婦人的女兒看作是一個象徵,象徵着信友曾被魔鬼苦苦糾纏的靈魂,那時,他們並不認識他們的創造者,崇拜土石所造的偶像。「耶穌卻一句話也不回答她。」這並非由於法利塞人的驕傲,也不是由於像經師那樣的傲慢,而是因為耶穌曾命門徒:「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瑪利雅人的城,你們不要進。」如果祂回答那婦人,那麼,她似乎是違背了自己的命令;祂不想給那些想要誹謗祂的人以藉口。祂為外邦人保留了獲得完全救恩的時間,在祂受難復活之後。 「他的門徒就上前求他説:『打發她走罷!因為她在我們後面不停地喊叫。』」那時,門徒仍不瞭解主的奧秘。他們出於憐憫,為那客納罕婦人説情,(另一位聖史説她是敍利腓尼基人。)或者,他們只是急於想要使她擺脱不幸。因為她不斷向祂大聲喊叫,如同向一位無情的醫生,而非仁慈的醫生。「耶穌回答説:『我被派遣,只是為了以色列家失迷的羊。』」這並不是意為祂不是受派到外邦人那裏的,而是説,祂先被派遣到以色列人那裏。在他們拒絕接受福音後,祂才前往外邦人那裏。 返回「週年福音與講道」

June 13, 2024

週年福音與講道 大齋第二主日

週年福音與講道 大齋第二主日 思高本 和合本 瑪竇福音 17:1-9 馬太福音 17:1-9 六天以後,耶穌帶著伯多祿,雅各伯和他的兄弟若望,單獨帶領他們上了一座高山,在他們面前變了容貌發光有如太陽,他的衣服潔白如光。忽然,梅瑟和厄裏亞也顯現給他們,正在同耶穌談論。伯多祿就開口對耶穌説:「主啊!我們在這裏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裏搭三個帳棚:一個為你,一個為梅瑟,一個為厄裏亞。」他還在説話的時候,忽有一片光耀的雲彩遮敝了他們,並且雲中有聲音説:「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悦的,你們要聽從他!」門徒聽了就俯伏在地,非常害怕。耶穌遂前來,撫摩他們説:「起來,不要害怕!」他們舉目一看,任誰都不見了,只有耶穌獨自一人。他們從山上下來的時候,耶穌囑咐他們説:「非等人子由死者中復活,你們不要將所見的告訴任何人。」 過了六天,耶穌帶着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地上了高山,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耶穌説話。彼得對耶穌説:「主啊,我們在這裏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裏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説話之間,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且有聲音從雲彩裏出來,説:「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悦的。你們要聽他!」門徒聽見,就俯伏在地,極其害怕。耶穌進前來,摸他們,説:「起來,不要害怕!」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裏。下山的時候,耶穌吩咐他們説:「人子還沒有從死裏復活,你們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人。」 聖利奧教宗講道集 耶穌帶著伯多祿、雅各伯和他的兄弟若望,單獨帶領他們上了一座高山,在那裏,耶穌彰顯了容光。儘管他們已經承認在祂內的天主尊威,但他們仍沒有意識到祂那為天主性所覆蓋的人性所具有的德能。為此緣故,祂清楚明瞭地應許説,當時在場的門徒中有一些人在嚐到死味之前就會看到人子進入祂的國,亦即君王的光輝,這是祂所取的人性所特有的屬性。祂要給這三人看到的正是這君王的光輝,而非天主性本身。對天主性無可言語而又無法理解的默觀是特別保留給那些內心純潔的人在永生中享有的,而非給這些仍在可朽的肉軀內的人瞻仰的。 當父説「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悦的,你們要聽從祂」時,難道他們沒有清楚地聽到祂説「這是我的兒子,祂在永恆之中就是我的兒子,並與我同在」嗎?因為那生者並不先於受生者而有,而受生者也並不後於生者而有。「這是我的兒子」──作為天主,在我和祂之間沒有不同之處;作為全能者,我們之間沒有分裂;作為永恆者,我們之間沒有差異。「這是我的兒子」──不是義子,而是我親生的兒子;不是受造的,或是具有另一性體,或是出於虛無,而是由我所生;並沒有另一本性,被造成如同我的本性一樣,而是與我有同樣的存在,祂由我所生,與我同等。 「這是我的兒子」──萬物都是藉著祂造成的,凡受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祂而造成的。凡我所創造,祂也同樣創造;凡我所做的,祂也同樣做。我們從不分離,毫無分別。「這是我的兒子」──祂之與我同等,並非盜取,亦非強力奪得。祂仍居於我的榮耀之中,為使祂能完成我們恢復人性的共同工作,祂才屈尊俯就取了奴僕的形像。因此,我在所有事上都喜悦於祂,藉著祂的宣講,我得以彰顯出來,藉著祂的降卑,我受到了光榮。你們要不斷地聽從祂。因為祂就是真理與生命。 返回「週年福音與講道」

June 13, 2024

週年福音與講道 大齋首日

週年福音與講道 大齋首日 思高本 和合本 瑪竇福音6:16-21 馬太福音6:16-21 那時,耶穌對門徒説:「幾時你們禁食,不要如同假善人一樣,面帶愁容;因為他們苦喪着臉,是叫人看出他們禁食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獲得了他們的賞報。至於你,當你禁食時,要用油抹你的頭,洗你的臉,不要叫人看出你禁食來,但叫你那在暗中之父看見;你的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你們不要在地上為自己積蓄財寶,因為在地上有蟲蛀,有鏽蝕,在地上也有賊挖洞偷竊;但該在天上為自己積蓄財寶,因為那裏沒有蟲蛀,沒有鏽蝕,那裏也沒有賊挖洞偷竊。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裏,你的心也必在那裏。」 那時,耶穌對門徒説:「你們禁食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臉上帶着愁容;因為他們把臉弄得難看,故意叫人看出他們是禁食。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你禁食的時候,要梳頭洗臉,不叫人看出你禁食來,只叫你暗中的父看見;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鏽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裏,你的心也在那裏。」 聖奧古斯丁主教《山中聖訓講道集》 顯然,這條誡命要求我們尋求內在的喜樂,以免我們因追求外在的賞報,而順從此世,因而失落了所應許要賜予我們的更真實、更持久的福樂,這福樂是內在的,天主在其內揀選了我們,使我們肖似祂的聖子。在這段經文裏,我們首先要默想的是這樣一個事實,即:我們除了在世俗的炫耀內表現虛榮外,也在貧窮奮鬥中找到了實踐虛榮的基礎,這種虛榮最為危險,因為它以事奉天主為藉口,極具欺騙性。 凡是在奢侈享受、衣着或任何其它方面肆無忌憚的放縱自己的人,由於這些事,我們很容易就能確信他是世俗虛榮的追隨者。儘管他戴着敬虔的假面具,卻騙不了任何人。但是,那些基督教的教授們,他們卻用一種古怪的卑躬屈膝與污穢骯髒的外表,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他們這樣並不是因為迫不得已,而是出於他們自己的選擇。我們必須根據他們的其它作為來判斷他們的行為是否真是由於捨棄了不必要的安慰而渴望受辱,還是僅僅只是由於虛榮。主命我們要提防披着羊皮的狼,祂説,「藉着他們所結的果實,你們就會認出他們來。」 這就是對這種看似虔誠的人的考驗:當某些逆境臨於他們身上時,奪去了他們藉着自己的虔誠外表,已經獲得或想要獲得的東西,這時,我們就一定會看出他們到底是披着羊皮的狼,還是真正的羊。基督徒不需要以多餘的裝飾來取悦人的眼目,而偽裝者卻常常假裝衣着簡僕,只穿着必需的衣物。他們可能會欺騙那些毫不提防的人。如果狼必須時時披着羊皮,羊則不需要脱掉它們的皮。 返回「週年福音與講道」

June 13, 2024

週年福音與講道 大齋首日後禮拜五

週年福音与讲道 大斋首日后礼拜五 思高本 和合本 瑪竇福音5:43-6:4 馬太福音5:43-6:4 那時,耶穌對門徒説:「你們一向聽説過:『你應愛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我卻對你們説: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當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好使你們成為你們在天之父的子女,因為他使太陽上升,光照惡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你們若只愛那愛你們的人,你們還有什麼賞報呢?税吏不是也這樣做嗎?你們若只問候你們的弟兄,你們做了什麼特別的呢?外邦人不是也這樣做嗎?所以你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你們應當心,不要在人前行你們的仁義,為叫他們看;若是這樣,你們在天父之前,就沒有賞報了。所以,當你施捨時,不可在你們前面吹號,如同假善人在會堂及街市上所行的一樣,為受人們的稱讚;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獲得了他們的賞報。當你施捨時,不要叫你左手知道你右手所行的,好使你的施捨隱而不露,你的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 那時,耶穌對門徒説:「你們聽見有話説:‘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賞賜呢?就是税吏不也是這樣行嗎?你們若單請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麼長處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嗎?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了。所以,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在你前面吹號,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裏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榮耀。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聖耶柔米司鐸《馬太福音註釋》 「我卻對你們説: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當對憎恨你們的人行善。」許多人以他們自己的軟弱,而非以聖人的力量作為評判天主的誡命的標準。在他們看來,我們所能做的是不憎恨我們的敵人;而愛他們則是人性無法忍受的。然而,我們必須要了解,基督並不命人做不可能的事,祂命人做的是成全的事。達味愛撒烏耳和阿貝沙隆;殉道斯德望在敵人用石頭砸他時為他們祈禱;保祿渴望為逼迫他的人受指控。耶穌教導並實踐了同樣的愛,説:「父啊,寬赦他們吧!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什麼。」 「好使你們成為你們在天之父的子女。」如果你們藉着守天主的誡命而成為天主的兒子,那麼,你們並非按本性,而是按你們自己的選擇而成為祂的兒子的。「所以,當你施捨時,不可在你們前面吹號,如同假善人在會堂及街市上所行的一樣,為受人們的稱讚。」在行施捨時吹號的人是假善人。在禁食時苦喪着臉,為讓人看出他很飢餓的人,是假善人。同樣,愛在會堂及十字街頭立着祈禱,為顯示給人的人,也是假善人。 由所有這一切,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假善人就是行事為人只是為了贏得人的稱讚的人。對我而言,這個稱號似乎也可用於對自己的弟兄説「讓我從你的眼中除去木屑」的那人身上。因為他這樣做,是為了讓人看到他具有聖德的外表。因此,我們的主對他説:「假善人哪,先從你眼中取出大梁。」天主所要不賞報的,並非善工本身,而是行善的動機。如果你迷失了道路,哪怕只偏離了一丁點,那麼,分別你到底是偏左還是偏右,這只是小事,要緊的是,你並沒有行走在正道上。 返回「週年福音與講道」

June 13, 2024

週年福音與講道 大齋首日後禮拜六

週年福音與講道 大齋首日後禮拜六 馬爾谷福音6:47-56 馬可福音6:47-56 那時,到了夜晚,船已在海中,耶穌獨自在陸地上。他看見門徒艱苦地在搖櫓,他們正遇着逆風。約夜間四更時分,耶穌步行海面,朝着他們走來,有意越過他們。門徒看見他步行海上,以為是個妖怪,就都驚叫起來,因為眾人都看見了他,遂都驚慌不已。耶穌連忙與他們講話,向他們説:「放心!是我。不要怕!」遂到他們那裏上了船,風就停了。他們心中越發驚奇,因為他們還不明白關於增餅的事,他們的心還是遲鈍。他們渡到了陸地,來到革乃撒勒,就靠了岸。他們剛一下船,人立刻認出他來。便跑遍那全地域,開始用牀把有病的人,抬到聽説耶穌所在的地方去。凡耶穌所到的地方,或村莊,或城市,或鄉間,人都把患病的人放在街道上,求耶穌容許他們,至少摸摸他的衣邊;凡摸到他的,就都痊癒了。 到了晚上,船在海中,耶穌獨自在岸上;看見門徒因風不順,搖櫓甚苦。夜裏約有四更天,就在海面上走,往他們那裏去,意思要走過他們去。但門徒看見他在海面上走,以為是鬼怪,就喊叫起來;因為他們都看見了他,且甚驚慌。耶穌連忙對他們説:「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於是到他們那裏,上了船,風就住了;他們心裏十分驚奇。這是因為他們不明白那分餅的事,心裏還是愚頑。既渡過去,來到革尼撒勒地方,就靠了岸,一下船,眾人認得是耶穌,就跑遍那一帶地方,聽見他在何處,便將有病的人用褥子抬到那裏。凡耶穌所到的地方,或村中,或城裏,或鄉間,他們都將病人放在街市上,求耶穌只容他們摸他的衣裳繸子;凡摸着的人就都好了。 可敬者聖伯達司鐸《馬可福音註釋》 門徒頂着風,辛苦搖櫓,這代表聖教會所遭遇的種種艱難。教會在敵對世界的波濤與不潔邪神的狂風之中顛簸漂搖,她竭盡全力,為能達致天上父家的寧靜海岸,如同避風的港灣。因此,經上説,船在海中,只有主獨自在岸上,説得正對。因為教會不但常常受到外邦人的打壓,也會受到來自他們的敗壞,似乎她的救主完全拋棄了她。 因此,在劇烈的試探的狂風巨浪中,教會高聲呼喊,祈求上主的助祐:「上主,祢為什麼站在遠處?在我困苦時,掉頭不顧?」在這篇聖詠後面的詩節裏,她一語道破了她的仇敵的想法:「他心裏想:『天主已經忘記,祂掉過頭去,置之不理。』」 然而,祂並沒有忘記貧窮人的祈禱,也沒有向寄望於祂的人轉過頭去,置之不理。相反,祂卻使那些與敵人搏鬥的人堅強起來,使他們能夠獲勝,給得勝者戴上永恆的冠冕。因此,經上也這樣説:「他看見門徒艱苦地在搖櫓。」是的,主看到了那些在海上奮鬥的人,儘管祂本人站在岸上。雖然看上去祂似乎將祂的助祐推遲了一段時間。儘管如此,祂以祂的仁慈注視堅固他們,使他們在苦難中不致灰心失望。最終,祂會以可見的助祐,使他們戰勝艱難,就如同祂再次行走在海面上,使風浪平息。 返回「週年福音與講道」

June 13, 2024